海南是全国唯一一个热带岛屿型省份,拥有丰富的热带雨林资源和海洋资源。如何将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记者日前从《海南省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海南省将探索行之有效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走出一条资源环境保护与促进经济发展相得益彰的新路子。
海南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伍晓红介绍,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不仅能增强自我造血功能,也将有效推动海南省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在高水平保护的同时,实现高质量发展。
依托生态资源优势,发展相应特色产业
森林覆盖率62.1%,排名全国前三;本岛海岸线长度为1944公里,是全国海岸线最长的省份之一;生物物种种类及特有类群均居全国前列……作为全国唯一一个热带岛屿型省份,特殊的地理环境给予了海南独有的生态优势。
围绕良好的生态和资源优势,《方案》提出发展相应的特色产业:聚焦热带雨林,培育高山种植,发展多元化雨林旅游;围绕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生物多样性,挖掘生物基因资源,适度发展生物制药、园艺育种等产业;聚焦海洋,提升碧海旅游品质,培育深海科技产业,推进渔业现代化绿色转型升级,探索建设一、二、三产业高度融合的现代化海洋牧场。
依托生态资源优势,海南的特色产业发展已有清晰脉络。“将依托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发展以南繁科研为基础、以种业创新为核心、以热带农业为特色的产业体系,做优做强橡胶、槟榔、椰子、热带水果等优势品种,发展海南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同时,依托清洁空气、洁净水源、适宜气候等本底资源和产业基础优势,发展现代生物医药和康养业。”伍晓红说。
明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时间表路线图
为确保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蹄疾步稳,《方案》分别提出了2023年、2025年和2035年3个阶段的主要目标。
根据阶段目标,到2023年,全面完成全省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基本建立生态产品价值核算体系,试点市县探索形成一定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和可视化成果。
到2025年,基本形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制度框架,生态产品的调查监测、价值评价、经营开发、保护补偿机制持续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特色机制和模式基本形成,生态产品价值转化走在全国前列。
到2035年,全面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制度体系,建立面向国际的生态产品交易平台、认证体系和生态品牌,完善政府主导、企业和社会各界参与、市场化运作、可持续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海南经验”。
绿色是海南自贸港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提供优良环境支撑,海南将在“十四五”期间,全面推进海南清洁能源岛建设。
据此,海南省将加大“去煤减油”力度,安全发展核电,有序发展气电,禁止新建独立小水电,严禁新增煤电。坚持分布式和集中式并举发展光伏发电,积极开展海上风电项目开发建设。积极推进海洋能开发应用示范,推动波浪能、潮汐能发电等海洋能新技术应用。
“至2025年,初步建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海南清洁能源岛初具规模。清洁能源消费比重达到50%左右,清洁能源发电装机比重达85%。至2035年,能源清洁转型基本实现,清洁能源消费比重达到81%左右,清洁能源发电装机比重达94%。”海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处处长王远松说。
同时,海南省林业部门也将推动落实在以提供生态产品为主的重点生态功能区取消经济发展类指标考核,重点考核生态产品供给能力、环境质量提升、生态保护成效等方面的指标,推动将生态产品价值核算结果作为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重要参考。
开展六大重点工作,立足优势破解难题
伍晓红介绍,围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为推动解决生态产品难度量、难抵押、难交易、难变现等问题,海南省将开展六大重点工作 。
六大重点工作包括:摸清资源家底,开展生态产品调查监测;科学量化评估,建立生态产品价值评价制度;挖掘生态价值,将生态环境资源转化为特色产业优势;放大品牌溢价,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增值;培育交易市场,推动生态产品交易国际国内双循环精准供需对接;引导多方参与,建立生态环境保护利益导向机制。
将生态环境资源转化为特色产业优势该如何破题?伍晓红说,将聚焦热带雨林资源,培育高山种植业、发展林下经济,开发多元化雨林旅游;发展海洋经济,提升滨海旅游品质,培育深海科技产业,推进渔业现代化转型升级。
同时,做优生态农业,探索从空间布局、产业模式、种养方式、污染防治、生态修复等方面协同发力。依托良好的生态本底资源,发展现代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和数字新产业。探索形成文旅融合发展和“体育+”发展模式。稳步推进“清洁能源岛”建设。
如何实现生态产品价值“外溢”?海南将塑造绿色低碳生态产品公用品牌,建立海南绿色低碳生态产品质量认证标准体系,增强品牌效应,提高生态产品经济价值;推动生态修复、产业发展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一体规划、一体实施、一体见效”,持续开展矿坑生态修复和后续产业建设,带动周边区域发展和资源溢价,实现生态、经济、社会等综合效益。(中国环境报记者 孙秀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