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讯:科技创新探索生态循环农业技术模式;打造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基地、试点县,经济生态效益凸显……近年来,海南通过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向“绿色”要效益,着力建设农业生态循环体系。
科技创新拧上循环“发条”
废弃地膜经挑拣后送入传送带,出来时“变”成了工业原料塑料颗粒……2014年初,海南天明农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率先在海南探索农田废弃物处置,建成年处置量1万吨的加工厂,已累计回收、处置废旧农膜超2万吨。
该公司总经理张落星说:“2.5吨农膜可生产1吨塑料颗粒,每吨可卖3000多元。”据了解,海南按照废旧农膜回收处置每吨补贴3500元、废旧农药包装物每吨补贴1.4万元的标准,已在10个市县展开田间废弃物治理。
海南正业中农高科股份有限公司则“向大海要农药”。以往被当作垃圾丢弃的蟹壳、虾壳,被提取出寡糖免疫诱抗剂新型生物农药“海岛素”,具有防病、增产、改善品质的效果。公司行政总监张伟介绍,使用“海岛素”能减少30%以上的化学农药施用,目前“海岛素”已在全国25个省份推广面积超5000万亩。
为了进一步支持企业开展生态循环农业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海南将于近期成立生态循环农业科技创新与技术推广联盟,联合省内外农业科研院所以及农业高新技术企业、龙头企业,建立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