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植物在防风固沙、改善生态环境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是维系我国脆弱荒漠生态平衡、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资源。但长期以来对荒漠植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视不够,对遗传资源潜在价值的认识不高。现有荒漠植物园的建设数量少、保护规模小。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马全林建议开展荒漠植物本底调查,建立荒漠植物资源数据服务平台。
据了解,我国荒漠植物起源古老、地理成分复杂、特有成分和珍稀濒危植物种类较多,因长期生存在极端恶劣的荒漠气候和特殊的土壤基质条件下,形成了独特的生态适应机制和分子进化策略,在生态、医药、保健、育种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开发利用价值。在气候变化背景下,荒漠植物及其脆弱荒漠生态系统最易受到不利影响。
对此,马全林建议对我国沙漠、戈壁、盐碱地、荒漠区湿地的植物多样性及其生态系统类型进行全面调查,查清荒漠植物多样性家底和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现状,建立全面系统的荒漠植物资源大数据服务平台。
同时,加强荒漠植物遗传资源收集、保存和利用,建设荒漠植物遗传资源库。把荒漠植物园纳入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规划,以地处我国北方风沙带中部、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交汇区域的我国第一座荒漠植物园——民勤沙生植物园为基础,建立民勤国家植物园,收集保存我国乃至全球的荒漠植物,系统开展荒漠植物种质资源的引种驯化、种质库建设、良种培育、科普宣传、生态教育和国际交流。(中国环境报记者 肖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