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海底世界的五彩斑斓

2021-12-08 09:21:21  来源:人民日报  责编:陈晨

  踏上海南省三亚市蜈支洲岛,细腻的银沙铺撒成一弯玉带状,海水明澈见底。

  最近几个月来,张浴阳和团队成员们无暇欣赏美景,也顾不上躲避炎热,一直埋头在岸边组装珊瑚苗圃。

  张浴阳是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副研究员,从事珊瑚礁人工生态修复研究工作已经12年了。

  近年来,受人类开发利用活动和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全世界的珊瑚礁保护都面临着新挑战。对此,各国科学家与海洋保护专业人士都一直在积极寻找珊瑚礁恢复的技术方案,张浴阳团队就是其中之一。张浴阳说:“如今,随着大家对珊瑚礁的保护意识增强,再加上科研团队的努力探索和实践,我国在珊瑚礁保护和修复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

  加大保护力度,促进珊瑚礁自然恢复

  珊瑚礁主要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海域,它们是成千上万由碳酸钙组成的珊瑚虫骨骼,在数千年至数万年的生长过程中形成的。

  “珊瑚礁在海洋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就好比热带雨林之于陆地。虽然珊瑚礁只占海洋面积的不到2‰,但孕育和在其间生活的物种占海洋生物的25%。”张浴阳说,“可以说,有珊瑚礁的地方就有丰富的海洋生物系统。它们不但保障海洋生物多样性、遏制海底荒漠化,还供给人类大量食物、旅游资源等。”

  据介绍,目前防止珊瑚礁继续衰退的方法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保护,通过去除造成珊瑚礁退化的影响因素,如人类破坏、污染、过度捕捞、敌害生物等,让珊瑚礁生态系统自我恢复;另一类是人工修复,通过人为手段加速和辅助珊瑚礁生态系统的恢复。

  在促进珊瑚礁自然恢复方面,我国不断加大力度。海洋环境保护法、野生动物保护法、渔业法、自然保护区条例等法律法规都有涉及珊瑚礁保护的内容。此外,我国还加入了《生物多样性公约》《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等国际公约,划建了涉及珊瑚礁保护的国家级、省级自然保护区5个,国家级特别保护区(海洋公园)1个。

  “珊瑚苗圃”助力人工生态修复

  珊瑚礁的自然修复过程漫长且艰难,有的甚至需要上百年时间。因此,采用自然与人工相结合的修复方式已经成为业内共识。

  “搭建‘珊瑚苗圃’是珊瑚礁人工生态修复过程的一种手段。”张浴阳介绍, “我们需要先在岸上把‘苗圃’的框架做好,再用一种特制的水下锚将其固定在海底。然后,把一些手指大小的珊瑚断肢安放在‘苗圃’上精心培育,让它们长得更快更大。”珊瑚断肢长大后,工作人员再像“种树”一样,把健康的珊瑚移植到适合生长的海域。

  2008年3月,张浴阳进入中科院南海海洋所珊瑚生态学与珊瑚礁生物学学科组工作。2010年至2012年的3年间,他所在的课题组对西沙群岛的珊瑚进行幼体培育,获得了数万个珊瑚幼体,并放归到珊瑚礁上。后来,科研人员又研发了浮床式的珊瑚断肢培育苗圃,应用于珊瑚礁修复中。

  “浮床式苗圃安置在贴近海底1至2厘米的高度,受海浪影响小,能培育多种形状的珊瑚与骨骼脆弱的珊瑚。”张浴阳说,“在珊瑚苗圃上生长的珊瑚断肢在8个月左右可以增长3至5倍。当它们长至10至20厘米长时,我们就需要将其移植到待修复的珊瑚礁上,用于增加该区域的珊瑚数量。”

  目前,张浴阳所在的课题组在南海南部和西沙群岛建立的修复示范区面积已超过300亩,“珊瑚苗圃”每年可供给珊瑚礁生态修复用珊瑚断肢4万余株。

  人工繁育珊瑚难度不小。张浴阳说:“在后续的研究中,我们还将对不同的珊瑚生长状况进行长期、连续的监测,探究出不同珊瑚的生长速率,为扩大珊瑚繁育规模和珊瑚礁生态修复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也将在珊瑚培育方法上进行新探索。”

  科研人员既要做好珊瑚礁生态修复与保护,又要注重前沿基础研究,挖掘珊瑚礁生态系统演变的奥秘,找到相应的生物保护技术。

  “每个人也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保护珊瑚礁生态系统。”张浴阳提醒公众,拒绝购买珊瑚和砗磲工艺品或纪念品;在海边不要踩踏、捡拾珊瑚;生活中少用塑料制品,减少海洋中的塑料污染;减少碳排放,减缓全球海水变暖的步伐等,这些都能够为保护海底的五彩斑斓尽一份力量。(人民日报记者 吴月辉 )

分享到:
  • 联盟单位中国生态文明网
  • 联盟单位世界自然保护联盟
  • 联盟单位国际野生物贸易研究组织
  • 联盟单位世界自然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