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下旬,在位于江苏省盐城市的东台条子泥湿地,北京林业大学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研究中心和红树林基金会组成的联合调查队共监测到1164只珍稀物种小青脚鹬。
据介绍,小青脚鹬在俄罗斯远东地区繁殖,在东南亚越冬,是一种具备长距离迁徙能力的小型水鸟。东台条子泥湿地是小青脚鹬漫长迁徙路上的一处重要停歇地,它们会在这里停留1个月左右时间,觅食滩涂上的小型底栖动物补充体能,以便完成后续旅程。因该物种数量稀少,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的红色名录将其列为濒危物种,我国在2021年2月发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将其新增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北京林业大学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研究中心博士后贾亦飞介绍,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飞区是世界范围内最繁忙的鸟类迁飞区,我国的黄(渤)海湿地正处于该迁飞区的心脏地带,对于区域生态安全至关重要。条子泥湿地是我国第一处滨海湿地世界自然遗产——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上的一颗生态明珠,为每年数十万只迁飞候鸟提供了安全港湾。
“过去,学界普遍认为小青脚鹬的全球种群数量不超过1000只。但从我们去年调查到的1150只,到今年的1164只,条子泥湿地的小青脚鹬数量已经连续两年突破学界预估,这彰显了条子泥湿地在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重要地位。”贾亦飞说。
为了给条子泥的候鸟准备一块躲避涨潮的停歇地,东台市沿海经济区在离候鸟觅食区最近的围垦养殖区辟出720亩区域,投入百万元进行湿地修复,打造了国内第一块固定高潮位候鸟栖息地。
盐城申遗首席支持专家、北京林业大学教授雷光春认为,在自然滩涂日益减少的情况下,应在中国乃至整个迁飞区加强高潮位栖息地的修复和管理,推广720亩高潮位停歇地的成功经验,提高了滨海湿地的质量,实现了滨海湿地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在我国举行之际,条子泥湿地的成功保护是我国为积极推动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交出的一份亮丽答卷。”雷光春说。(记者周梦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