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讯:晨雾渐散,瓯江初醒,车行于灵霓大堤的大道上,清风扑面而来。灵霓大堤全长十四点五公里,连接灵昆岛和霓屿岛,来回路程只需要四十分钟。从灵昆岛到霓屿岛,一路欣赏着江鸥翩跹,碧波茫茫,眼前的江海之景,仿若一幅动态的山水图画。
以前从灵昆岛到霓屿岛只能乘船,轮船从温州发往霓屿,经停灵昆岛,每天只有一班,单程一个半小时。这还得是风平浪静的时候,如果遭遇台风暴雨,轮船停航,岛上人就只能盼望和等待。
连接灵霓两岛,这是瓯江口地区多少代人心中的夙愿,特别是两座岛上的人们,朝思暮想能有一条坚实的大路凌波而起,巍然于江海,天堑变通衢。从此再也没有风浪可以阻隔灵昆和霓屿岛民的相聚,再也没有骤雨可以把岛屿和陆地截然分开,那该有多好啊。
如今,灵霓大堤果然“巍然于江海”,瓯江口人的心愿已成真。
在灵昆街道海思村渔耕文化馆里,已经退休的余志豹先生聊起三十多年前遭遇台风的情景。台风肆虐时的场面,他至今历历在目,台风造成的危险和困难,他还记忆犹新。当年他任灵昆镇党委副书记,在齐腰深的大水中,家家户户地探望,安排居民转移到地势高处。“这样艰难的经历,怎么可能忘记?那时候没有路和桥,灾害天气中,岛上人遇到的艰难困苦,我全都经历了。岛上哪一代人不盼望着有路有桥啊?”
坐在他身边的顾先生接过话茬说,余书记经历的台风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而他自己经历的台风则是在上世纪六十年代。那时候的艰苦和贫困更加难以想象。灵昆岛的冬天十分寒冷,瓯江口的风力极大,初来乍到的顾先生,与他的伙伴们,人手一把锄头,一根扁担,跟着农民耕地、插秧、浇水、修渠、开河,建设自己的家园。他们赤脚站在泥地里,排着队,接力传递沉甸甸的泥土,一天下来,从头到脚全是泥巴,回家的路上,俨然一队小泥人。“现在,情况完全不同了,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灵昆的大河成了亮丽的风景,阡陌纵横,绿意盎然,当年可都是我们和农民兄弟们一起建设的。”说到这儿,顾先生的语气中透着自豪。顾先生所言不虚,灵昆岛如今旧貌换新颜,“沙洲绿树,江海一色”,成为有名的滨海旅游度假区,万亩果园里,有芳香的柑橘和葡萄;万顷海塘中,有鲜美的文蛤和鱼虾,宾朋来往,游客如织。
中午时分,灵昆蝤蛑、灵昆文蛤、灵昆鸡摆上了饭桌,我们尽情品尝着鲜美的“灵昆三宝”,犹如体验温州人情谊融融的家宴。
灵昆岛的老干部们还带我们细看了他们往日生活中捕鱼、耕作的劳动工具和日常生活用品。一件件工具整齐地陈列着,铺开一幅往日生活的风情画卷:艰辛耕耘中的建设,守望相助中的温情,一代代人的梦想,一代代人的操劳,一代代人的日子,都凝聚在这些陈旧的工具里——他们用生命延续着渔耕文化,用智慧造就了海上新城。
往日并不遥远。在我心中,瓯江口发展的时间轴不是抽象的,而是那样鲜活与具体:当地人民拦坝、排管、吹沙,挥洒汗水,在千年瓯江口奋斗圆梦,以拓荒牛的精神辛勤铸造,以科学和人文之笔孜孜描绘。一条条坚实大路,一座座跨海大桥,一幢幢摩天大楼,一个个温馨小区,在这片土地上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各个行业的奋斗者们,在不同的年代里与瓯江口相遇,与岛屿和大海相遇,在这里追逐自己的梦想。今天,不同年龄的他们,也许会在瓯江新城中相遇,彼此眼神轻触间,焕发出共同的奋斗者的光芒。
“挑着梦想出发,担着希望回家,唱着渔歌入梦,日子如诗如画。”在海思村渔耕文化馆里读到的这首诗,脑海中不断一遍遍回放。云舒云卷,浪奔浪流,滔滔瓯江奔向东海,几代瓯江(王雪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