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讯:走进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港口区山新村,一栋栋民宿掩映在绿树之中。不远处的沙滩上,游客尽情体验“耙螺”“围网捕鱼”赶海的乐趣。这里是山新村通过“扶贫+旅游”模式发展起来的“滨海田园”民宿旅游项目,自今年2月开始营业后,每逢周末和节假日,都会迎来不少游客。
山新村是防城港市港口区企沙镇的一个贫困村,村子临海而建,毗邻企沙渔港。
改变,缘于村里旅游扶贫项目的实施。2017年,在防城港市港口区政府及帮扶单位推荐下,山新村引进当地一家旅游开发公司,将村里的民房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进行改造。同时利用村民闲置房屋打造乡村民宿旅游项目。目前,该公司已和34户村民签订合作协议,由公司出资对这些村民的闲置房屋进行改造、修缮,并用作旅馆经营。同时,山新村申请了专项建设资金50万元,入股民宿经营,通过入股分红,山新村每年可获得集体收入5万元,3年后,将按企业收益的15%分红。
“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民收入和村集体经济都有明显增加。”山新村驻村第一书记管国士说,仅靠房屋租赁这一项,山新村去年就实现6.6万元的收入。而这些被改造成旅游民宿的房屋,基本上是村民们闲置甚至废弃的老房子。
村民苏以玲一家早年到防城港市区做生意,一直在市区居住,村里80多平方米的老房子长期不住。由于年久失修,房子破旧不堪。租给公司后,房子被打造成客栈。“按照合作协议,我们这房子交给旅游公司经营,7年后,我们就可以参与分红。”看着自家老屋旧貌换新颜,苏以玲非常高兴。
与苏以玲一样,贫困户吴林家的房子也被翻新成了旅游民宿。不同的是,从签约开始,他每年都可获得1500元的房租收入。吴林在村中的房子原是一栋50多平方米的砖瓦房,后来在各方支持下,他家另选宅基地,通过农村危房改造项目建起了一栋新房。他把其中一栋房子租给旅游公司进行民宿改造。“跟公司签了15年合同,每年房租1500元,15年后再把房子收回来自己经营。”吴林说。
“我们跟村民的合作方式灵活多样,有的以房子入股,享受公司的分红,有的则直接领取租金。”防城港鑫润旅游公司负责人曾柳敏说,公司除了进行民宿改造,还利用村里的优美生态环境,流转村民土地300亩,用于开发农业综合项目,集种养、加工、观光、农业示范为一体,打造具有滨海风情的田园综合体。目前,正在推进和平湖、生态停车场等建设。随着这些旅游项目的推进,山新村很多村民实现了就地务工。
“努力把‘沉睡的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本,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实现强村富民,这是山新村发展民宿旅游的初衷。”管国士说,山新村特色民宿旅游的打造,既保障了村民的收益,又保障了村集体和民宿经营者的利益,实现了村民、村集体、企业三方的共赢。(作者 梁剑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