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境报讯:“30多年前那条清澈见底的延河又回来了。”很多走在延河边的延安人都会发出这样的感慨。
延河全长286.9公里,其中,在陕西省延安市境内248.5公里,是延安名副其实的“母亲河”。
曾经的延河烂泥遍布,不时发出阵阵恶臭,如今却是鸟语花香,清澈逶迤。
延河巨变是对延安市周密部署打赢水污染防治攻坚战的一个最好诠释。
近年来,延安市按照“刚性治标、系统治本”的思路,在全市重点推行“控污、截污、清污、减污、治污”五大工程,建立起市、县、镇、村4级河长制组织体系。同时,实行责任倒查追究制,对县区、行业发生的环境污染问题“一案双查”,既追究当事人的责任,又追究监管人员的责任,推动水污染防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刚性治标 水变清了
“延河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我们要先打攻坚战再打持久战。”延安市环保局副局长郝明建说。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延安市主要河流流域出现污染源“点多、面广、线长”的态势。痛定思痛,延安市通过“控污、截污、清污、减污、治污”五大工程,按照“刚性治标、系统治本”的治水思路,制定了《延安市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延安市铁腕治水工作方案》《延安市关于打赢水污染防治攻坚战行动方案》《延安市全面推行河长制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明确了先全面治污后系统治河、先建设地下管涵后建设护坡搞绿化、先整治主河道后整治支流、先建好主管网后延伸支线管网、先治理人口稠密河段后治理周边区域“五先五后”治水举措、目标任务和工作职责,有力推进全市水污染防治,一系列标本兼治的措施让延安主要河流重新碧波荡漾。
延安市姚店污水处理厂为延河的变清起了重要的作用。据延安中能水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刘建朝介绍,姚店污水处理厂运用了磁混凝系统,在处理污水的过程中,加入磁粉可使污水沉淀,削减氮磷等有害物质。目前的一期工程日处理污水量达到2.2万立方米,二期工程建好之后日处理污水量将达到2.5万立方米。
为了确保小河干净大河清,延安市将河内与岸上同步考虑,累计建设涝池等临时污水收集设施1029个,整治各类排污口1271个、直排厕所9117座,清理河道垃圾6万余吨,整治洗车洗涤企业283家。制定出台《延安市流域水污染补偿实施办法(试行)》,收缴生态补偿资金2704.05万元。
延河水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今年4月成功消灭了国考断面劣Ⅴ类水质。今年9月,延河两个国考断面水质全部达标。
系统治本 河变美了
延安市在水污染治理方面治标治本同步发力,邀请省生态环境厅专家会诊把脉,制定4条主要河流水体达标方案,科学推进“一县一企”治水,编制完成11条主要河流“一河一策”,初步建立“一河一档”,争取中央和省项目资金1.21亿元,6处国控断面自动水质监测站全部建成投用。
在推进“系统治本”过程中,延安市注重山水林田湖草的生态修复,安塞、子长、宜川、富县等县(区)分别与陕西环保集团、陕西水务集团签订综合治水框架协议,全面实施系统治水工程。目前,河道综合整治、人工湿地建设、污水处理厂扩容、污水收集管网延伸等147个治本项目快速实施,50个项目已经投入运行。其中,宝塔区山水林田湖生态修复项目杨柳桥至朱家沟段湿地修复工程正在加快施工。据工程负责人郭黎明介绍,项目预计今年年底完工,将建成长约6.66公里、宽约32米的人工湿地生态区,可以对延安市污水处理厂排放的尾水进行二次深度净化处理,排入延河的污水水质将达到地表水Ⅳ类标准。
全面落实河长制,市县乡村四级河长制已基本形成。延安市河长办副主任、市水行政执法支队支队长高凤奇介绍说,河长制工作全面启动以来,延安市建立健全了组织、制度、责任三大体系。全市确定市、县、乡、村级河长2670名,落实巡查员2567名、保洁员2580名。制定了“市级河长每季度巡河一次,县级河长每月巡河一次,乡镇级河长每周巡河一次,村级河长及巡查员保洁员坚持日常巡查保洁”的定期巡河制度。
“水质会越来越好。”这是每一位治河人给出的最坚定的回答。(记者 刘晓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