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辽的科尔沁草原上也曾有连片的荒坡和沙地。近年来,退耕还林工程和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的实施,让曾经黄沙肆虐的地方,重现生态宜居、产业兴旺的丰腴。
在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土城子镇哈日干图村,村集体经过多次协商,决定将今年新增的7400亩退耕还林山地全部种植珍珠油杏。
2017年,国家将新一轮退耕还林种苗费每亩补助标准从300元提高到400元,加上1200元现金补助,5年共计1600元。在补助政策的激励下,内蒙古一些寡种薄收的农田逐渐被树木覆盖。
薄田种粮,收成还不如种树补贴
过去,说是农田,其实多半是荒坡和沙地。因为薄田寡收,内蒙古通辽市扎鲁特旗巴彦塔拉苏木石匠山村村民秦连洪家的孩子前几年就外出打工了。2017年,新一轮退耕还林推行到石匠山村,他家10亩山坡上的二等耕地被划入退耕还林范围,秦连洪算是舒了一口气。
他掐着手指算了一笔账,“我家那点山坡地,雨水好的时候每亩每年能收入200元,赶上天旱不赔钱就算不错,过去每亩每年60元都没人愿意承包。退耕还林后,每亩地5年共补助1600元。”
今年,石匠山村村外的山坡上,翠绿的樟子松挺拔矗立,井水将漫山遍野纵横交错的滴灌管充盈得圆鼓鼓的,管口渗出的清流直接淌到树木根部,滋润着树苗。树木之间的沙土地上几乎长满了野草。“这2万多棵樟子松是去年种下的,都上了滴灌,成活率很高。”从10公里外的香山镇来这里打工植树的邓景山说:“去年春天我们来种树的时候山还是溜光,想点火都点不着。今年山上为了防火,禁止吸烟喽。”
如今,这里不是森林,却也树木苍翠林立。树成活了,林间的植物仍然归村民所有。“不仅土地的收入提高了,林间的草可以喂养牲畜,买草料支出也少了,省下的也是挣下的。”秦连洪说:“树一天天长大,草一天天丰茂,日子也越来越好了。”
统计显示,自2000年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以来,国家累计向内蒙古自治区投资398.27亿元,涉及退耕还林农户占全区农业人口的43.3%。内蒙古退耕还林区域年涵养水源总物质量30.19亿立方米,年防风固沙总物质量为5381.02万吨。
草原禁牧,快干涸的河流水流量逐年增加
还是在扎鲁特旗,42岁的哈斯巴特尔曾经是阿日昆都楞镇那仁宝力皋嘎查牧民。家里2600亩草场被划为全年禁牧区,卖掉了200多只羊,离开世代生活的草原,搬迁到鲁北镇生活,哈斯巴特尔一开始并不愿意。如今,5年不放牧了,他已经完全适应了自己的新身份——草原管护员。
扎鲁特旗是10余条河流的发源地,是嫩江水系和西辽河水系的分水岭。过去,因生产生活等原因,当地草原植被减少导致土壤蓄水力降低,好几条河出现断流。从2008年开始,扎鲁特旗在137万亩的罕山自然保护区实施“收缩转移”战略,将保护区内的243户、718名居民和近20万头(只)牲畜全部搬迁转移。2013年,又将与保护区相连的阿日昆都楞镇北部72万亩草原划为生态移民迁出区,789户、2116名居民全部禁牧并迁出。哈斯巴特尔一家就是其中一户。
生态移民、草原禁牧的实施,使得当地生态环境快速恢复,发源于保护区的霍林河等河流水流量逐年增加。经测定,当地每年产水量已由10年前的1亿多立方米上升到目前的3亿多立方米。
哈斯巴特尔说:“我家现在每年草牧场补贴、管护员工资、养牛等收入加起来有20万元左右,比过去高得多。这条路是走对了。”
2011年以来,随着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的实施,有146万户、534万农牧民从中受益。2017年,内蒙古草原植被平均盖度为44%,比2000年提高14个百分点;重度退化草原面积减少了2200多万亩,草原生态恶化趋势得到有效遏制,半数以上草原生态明显好转,恢复至上世纪80年代中期水平。
看到效益,村里人都往果树上用劲
2016年,国家实施新一轮草原补奖政策,原有政策延续5年,还提高了补奖标准。“2013年我们迁出时,草场的补贴是每亩6.27元,新一轮政策的补贴标准是每亩9.66元,牧民保护草场的热情越来越高。”阿日昆都楞镇镇长呼格吉勒说到。
在如今的内蒙古草原上,许多牧民主动改变养殖结构,减少养羊,转而饲养对草原破坏更小的牛。
日落时分,通辽市科左中旗希伯花镇希伯花嘎查的海棠林里,一台拖拉机轰鸣而来,农民任小利还在平整土地。这是希伯花镇“万亩锦绣海棠果基地”,任小利的2800株海棠树已到了盛果期。任小利说:“2017年海棠果批发价每斤6.8元,今年就按最低5元算,一株果树产400斤,你算算收入有多少?就因为看到了效益,我们村里10个人里头就有9个往果树上用劲呢。”
据了解,内蒙古新一轮退耕还林以经济林为主,但前一轮以生态林为主的退耕还林还难以实现更大效益。对此,内蒙古正在探索山林增效之路。
在扎鲁特旗西巴彦塔拉苏木和小巴彦塔拉苏木,连片的6000亩耕地退耕后,40万棵樟子松和20万棵河南白榆树苗覆盖了山坡。扎鲁特旗林业局一位负责人伸开手臂丈量着樟子松的株距说:“你看,现在樟子松的株距大约一臂宽,密度大,到明年长到2米高时株距就不够了。到时候,可以每隔一棵树挖掉两棵出售,再把剩下的樟子松嫁接成红松。今年红松的树籽达到每斤40元,要比樟子松高很多。同时,要把白榆嫁接成观赏树种金叶榆,金叶榆树苗100元一棵,经济价值比白榆高很多。嫁接成本只需要每棵1.5元。在树种上做文章,可以大大增加农民收入。”
“生态是发展的底线和前提,通过不遗余力保护生态,我们的乡村振兴也看到了绿色前景和希望。”扎鲁特旗旗委书记白立柱介绍。(记者 吴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