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不仅是中国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45周年,也是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成立40周年。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铿锵足音,我国积极推动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的40年历程,在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主席许智宏看来,“不仅是一项具有远见卓识的决策,也是一个‘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绿色系统工程。”
来到40年这一时间坐标,如何更进一步探索保护与发展的共赢之路?以生态旅游为代表的可持续发展方式,为我们带来启迪。
你了解生态旅游吗
在中国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45周年暨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成立40周年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文华关于生态旅游的观点引人深思:随着人们认识的提高和学科的发展,生态学和旅游相互促进、相互融汇,生态旅游学和旅游生态学也随之应运而生。生态学能够提供许多有关自然方面的知识,可以丰富旅游的内涵,而通过生态旅游也会丰富人们生态学的知识,为生态学的发展提供营养。
但就像世界生态旅游学会指出的那样,尽管生态旅游带来了旅游的潜力,可是和大众旅游一样,仍然具有破坏性。因此,在生态旅游过程中,应当特别注意对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的问题。
在大会上围绕生物多样性保护作报告的昆山杜克大学助理教授李彬彬认为,中国是欧亚大陆上特有物种分布最为集中的国家,整体生物多样性高,具有开展生态旅游得天独厚的基础条件。生态旅游强调3个要素:第一,环境上可持续性的旅游,不可导致自然资源过度开发或是对物种有负面影响。第二,需要把生态旅游和生态保护结合,同时要考虑当地居民的利益和福祉。第三,要考虑到满足游客的期待与需求——野生动物的出现有着很大的不确定性,尤其是活动范围大、密度低且隐秘的哺乳动物,有效管理游客预期非常重要。
打造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旅游胜地
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吉林省东南部,拥有独特的植被垂直带和火山地貌,主要保护对象为我国仅存的较为完整的温带山地森林生态系统、珍贵的红松针阔混交林、高山灌丛草甸(高冻原)、珍稀野生动物和火山口湖等休眠火山,以及冰川堆积与剥蚀地貌等自然景观。
长白山自然保护管理中心党委书记李志宏说,长白山风景区是游客非常向往的旅游胜地,为实现保护与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我们每年都从门票收入中拿出一部分作为资源补偿费用于保护工作。粗略估算,这笔费用为每年8000万元。
云南高黎贡山是南北动植物迁徙扩散的天然通道和东西生物交汇的过渡带,也是白眉长臂猿在中国的主要分布地。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中亚热带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高山温性、寒温性针叶林为主的森林垂直景观、森林生态系统以及珍稀特有物种。
云南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山管护局副局长李奉波告诉《中国绿色时报》记者,在保护的基础上,高黎贡山大力开展观鸟、赏花、探险、观察白眉长臂猿等自然体验活动,开展走丝绸古道、探古高黎人之谜等文化体验活动。“以观鸟节等为依托的生态旅游为当地群众脱贫致富带来了希望,反过来,这又使得当地群众自发自觉地保护当地自然生态环境,最终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生态旅游+”带来更多精彩
“生态旅游是一种深入体验、低游客量、高收入、低环境影响的旅游方式。因为物种组成和生态系统独特性的原因,市场上很难有相似的产品,消费者的忠诚度高。”为此,李彬彬建议,应重视游客中心、特色生态旅游产品的建设和设计。
贵州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姚正明告诉记者,茂兰自然保护区非常重视围绕生态旅游对当地社区进行系列培训,包括旅游接待、卫生安全、旅游产品、户外向导甚至餐饮厨艺等。
参与此次大会的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副研究员解焱认为,目前我国的生态旅游还是局限于大众旅游的目的和效果,她建议:“如果将每一个自然保护地都拓展为自然教育基地,让人们真正深入到大自然中去,请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士对公众讲解当地物种及环境保护状况,或许会让人们对自然保护留下更难忘的印象。”
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秘书长王丁提醒说,开发生态旅游相关产品,一定要提高信誉度。信誉有保障,生态产品才会有市场。
正如李彬彬所言,生态旅游的发展和生态系统保护息息相关,离不开保护研究、保护地管理部门、旅游行业、当地社区和游客的共同努力。通过对不同生态系统及动植物的深度探索和了解,游客可以对一个地方产生更感性而深刻的认知,对生态保护的意义更为认同和支持。对于当地社区,需要通过不同机制使其从生态旅游中受益,受益的形式可以是收入、工作、教育以及自豪感,通过这样的替代经济,使其转变对自然资源破坏性利用的方式,自主地参与保护以谋求未来长远的利益。(作者 张一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