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吉安如何做好“碳”文章?

2022-04-25 11:35:18  来源:中国环境报  责编:郑思雯

  万安县光伏整县推进列入国家试点;吉州区竹笋巷社区入选生态环境部绿色低碳社区优秀典型案例;吉安县获批省级林业碳汇交易试点县;吉安全市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384.72万千瓦,列全省第二……

  2021年,在探索绿色发展路上,江西省吉安市又涌现出一批典型。

  近年来,吉安市聚焦聚力“双碳”目标,倒逼发展方式转变、发展动能转换,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空间格局,推动吉安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引导公众关注“双碳”

  吉安市把“双碳”作为科普重要内容,组织教体、科技、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水利、农业农村等部门持续开展“双碳”宣传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景区、进市场、进村组、进社区、进家庭“八进”活动,广泛宣传“双碳”政策法规、目的意义、工作举措等。

  今年来,全市参与活动群众2.7万余人次,公众咨询3600余人次,参加讲座、培训人员2000余人,发放“双碳”宣传资料3万余册(份)。

  “双碳”理念植于心,也要践于行,吉安市创新推出“吉安碳普惠小程序”,安排落实专项资金,建立完善激励机制,引导公众关注“双碳”,体验绿色低碳生活。

  “使用‘吉安碳普惠小程序’打卡、步行、骑行、答题,一天最多奖励碳币达100多个,积攒一定数量的碳币后,可以兑换毛巾、行车记录仪等日常用品。”吉安市生态环境局应对气候变化技术室负责人介绍。2021年,吉安市已有5600多人关注体验‘吉安碳普惠小程序’,中和碳排放量5325千克。

  严把项目准入关

  经过3次节能技改之后,吉安市遂川县的群鑫强磁新材料有限公司生产能耗降低近50%,每年节约标准煤约3000吨,困扰企业已久的高能耗问题也迎刃而解。

  “能耗降下来,产值升上去,企业效益倍增,去年实现产值近6亿元。唯有转型,企业才有发展出路。”尝到甜头的企业负责人罗穗平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近年来,吉安市紧紧扭住“1+4+N”产业不动摇,严把项目准入关口,对“两高”项目增量实行负面清单管理,对不符合规定的项目实施“一企一策”、分类处置,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产业结构由高碳向低碳、由低端向高端升级。

  “去年吉安市对全市存量、拟建、在建的‘两高’项目进行了6次拉网式大起底、大清查,建立‘两高’项目清单,19家重点能耗企业全部接入省数据平台。”吉安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华程介绍说。

  数据显示,2021年,吉安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占规模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为36.7%和55.8%,全市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为0.434吨二氧化碳/万元,较2015年下降了23.59%。

  唤醒沉睡的绿色“银行”

  吉安全市森林碳汇面积2700万亩,每年可吸收二氧化碳2.1276亿吨;竹笋巷社区年均新增二氧化碳吸收能力65吨;吉安县群兴实业公司林业碳汇交易项目挂牌中国碳汇交易平台……

  吉安市大力实施国土绿化、森林质量提升行动,采用“足额林权抵押担保+市级风险准备金+项目林权排他性承诺+林权保险”的林权抵押贷款融资模式,唤醒了“沉睡”的绿色“银行”,近5年完成人工造林200余万亩,全市森林覆盖率提至67.7%,林地保有量达2710.70万亩,可用于森林碳汇面积2700万亩,每年可实现吸收二氧化碳2.1276亿吨。

  此外,吉安市聚焦能源、工业、农业、林业、交通、建筑等重点领域,深入开展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出行、绿色商场、绿色建筑等创建工作,成功获得“国家低碳试点城市”荣誉,创建了省级林业碳汇开发试点县1个、省级低碳试点示范县4个、低碳景区3个、低碳社区3个。

  “吉安市充分发挥林业资源优势,采取生物固碳方式,利用植物的光合作用,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转化为碳水化合物,固定在植物体内或土壤中。”吉安市林业局副局长王仁贵告诉《中国环境报》记者。(记者 刘茂林 陈婷 张林霞)

分享到:
  • 联盟单位中国生态文明网
  • 联盟单位世界自然保护联盟
  • 联盟单位国际野生物贸易研究组织
  • 联盟单位世界自然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