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雅的长喙,赤红的面颊,羽毛在冬日阳光下映出温暖的橙黄色……在陕西汉中洋县的水田里,经常能瞥见被誉为“东方宝石”的朱鹮。
在洋县溢水镇刘庄村,陕西汉中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保护科副科长李昌明将一笼笼泥鳅抛向冬水田中,这是他今冬第三次给朱鹮“加餐”了。他说:“截至今年11月底,我们已完成朱鹮活动区11个村共1500亩冬水田的蓄水与管护工作,今年冬天要在水田中投喂3000公斤泥鳅,为朱鹮安全越冬打基础,确保朱鹮繁殖能顺利进行。”
据介绍,朱鹮曾一度从人类视野中消失。1981年在洋县秦岭深处的姚家沟被重新发现时,朱鹮仅有7只。截至2020年底,全球朱鹮数量已增加到7000余只,其中野外种群5600多只,人工种群2000多只,已形成稳步增长态势。
陕西汉中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高级工程师张跃明说,朱鹮是生态指示物种,保护朱鹮对所在地生态系统保护起到关键促进作用。保护区在探索极小种群拯救与保护中积累了宝贵经验,形成了以蹲守、跟踪保护为起点,以群众广泛参与为依托,以就地保护和易地保护并举为抓手,以科学研究为支撑的朱鹮保护模式。
近年来,当地还开展社区共管工作,恢复和改善朱鹮栖息地的生态环境,积极开展保护和科学研究。多年努力下,朱鹮的分布范围不断扩大,通过自然扩散、种源引入、野化放飞,朱鹮分布范围从陕西扩展到全国多个省份,已建立7个朱鹮人工繁育基地,其中浙江、河南已经成功建立野外种群。今年3月,有摄影爱好者在延安富县首次拍摄到了朱鹮,这也意味着,野外朱鹮栖息地范围又向北扩展了160多公里。(人民日报记者 原韬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