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蓝水清,绿意满城;城在绿中,人在景中……近年来,赣州市坚定不移地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突出做好“治山理水、显山露水”文章,在快速发展的同时,生态面貌日益变新。如今,赣州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绿色发展道路越走越宽,全市森林覆盖率达76.23%,荣获“国家森林城市”“中国最具生态竞争力城市”称号。
近年来,赣州市创新探索“生态+”发展模式,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让生态绿成为核心竞争力。突出生态保护修复和污染防治,持续筑牢生态屏障。稳步推进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大力实施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首批28个试点项目全部完工;深入实施流域生态补偿试点,首轮东江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试点项目全面竣工,第二轮首批40个项目全部开工,东江流域出境断面水质达标率100%;全面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大力开展废弃矿山修复治理,全市累计治理废弃稀土矿山92.78平方公里,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310平方公里。同时,持续推进低质低效林改造,累计改造低质低效林414.33万亩。
为进一步提升竞争力,该市突出资源节约和绿色转型,努力壮大绿色经济,汇聚绿色新动能助力高质量发展。将“生态+”理念融入产业发展,大力发展富硒绿色有机农业、林下经济等,将生态优势转化成产业优势;加快发展绿色产业,打造富硒产业发展示范基地74个,认证富硒产品125个,“山水硒地、生态赣州”名片逐步打响,赣南脐橙、赣南茶油登上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区域品牌百强榜。2020年,全市林权抵押贷款面积496.14万亩,贷款金额67.85亿元;绿色金融支持有力,发行绿色金融债券30亿元,全市绿色信贷余额达187.27亿元。
为抓好落实,该市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制度改革创新,让绿水青山永续惠民。出台实施饮用水水源保护、水土保持等地方性法规,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市直绩效和高质量发展考核;深化环境治理体系改革,环保监测执法垂管改革全面落地,推进生态保护红线评估优化,加快构建以河长制、湖长制、林长制为核心的监管体系;科学编制水资源、林木、土地等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常态化开展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同时,推进生态文明宣传教育进学校、进家庭、进社区、进工厂、进机关,全面普及生态文明知识,弘扬生态文化。
如今,由“生态+”引发的蝶变正在赣州精彩上演,市民的幸福指数和获得感节节攀升,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卫生城市等一个个金字招牌被陆续捧回……“生态+”效应逐步让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焕发新的活力与魅力。(江西日报 记者 梁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