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境报讯:在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彭城镇张家楼村,生活污水经过集中处理后,流淌进绿草如茵的生态湿地,汇聚成生态微景观“月亮湾”。
峰峰矿区位于河北省南部,为太行山与华北平原过渡地带,是一个工农交叉、城乡交错的资源型老工矿区。在全区转型升级绿色发展中,邯郸市生态环境局峰峰矿区分局启动了全域治水工程,着力解决农村污水乱流、环境脏乱差的局面,保障水源地安全。截至2019年年底,全区148个村均具备了污水收集处理能力。
梯次推进全域治水
峰峰矿区有18.9万农村人口,每年农村污水排放量高达300余万吨,农村生活污水面广分散,收集困难,水量变化大,排放不均匀,治理工程复杂、难度大。全域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从何着手?
按照“规划引领、示范带动、工程推进、统筹治理”的思路,邯郸市生态环境局峰峰矿区分局邀请生态环境部和中科院、河北省环科院的专家团队实地考察,对域内村庄基本概况、日均污水排放总量、汇水分区等情况进行深入调研、充分论证,制定出台《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规划》和《全域生活污水治理三年行动计划》,实现了污水专项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的有效衔接。
根据规划设计,围绕“设施全覆盖、污水全收集、尾水全提标、监管全方位”的目标,峰峰矿区提出了水源地试点先行、傍水村紧随其后、其他村整体推进的“三步走”、梯次推进战略。
一村一策 分类施策
峰峰矿区属于丘陵地带,地势起伏,村落散布,排水水质差异很大,不同地区的农村用水量差别也很大。在推进全域治水工程中,矿区坚持城乡融合、一村一策,全面打破行政分割,优化调整布局,补齐系统短板,构建出覆盖全面、标准科学、运行规范、监管有效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体系。
在实践中,峰峰矿区将全区农村分为5类,统筹推进全域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
针对傍水周边村,一手抓源头截污,一手抓生态治理,关停污染企业、堵塞排污口,利用傍水资源优势启动实施11处湿地生态修复工程,以湿地涵养、植物净化等措施,实现78个村庄生活污水的无害化处理。
针对城区周边村,按照就近原则,将城区周边14个村的生活污水全部纳入城镇污水管网,集中收集,统一处理,目前城区污水集中处理率达99.94%。
针对集镇周边村,坚持“成熟稳定、实用低耗、易于维护”的原则,在和村、大社新建两座人口密集镇污水处理厂,村民利用现有边沟和自然沟渠收集生活污水,汇入集镇区污水处理厂,辐射了6个村、8000余户。
针对山区远郊村,发挥地势落差大的优势,综合采用“生物处理+生态处理”的复合处理技术,以高差势能代替动力电能,利用复合系统模拟自然湿地,实现水处理、水循环、水生态“三位一体”的村庄湿地景观。
针对平原远郊村,利用“生态净化+三格处理”的方式,通过水生植物净化和三格发酵、沉淀、微孔过滤,使污水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
此外,针对农村资金困难、人才匮乏、管理滞后等问题,峰峰矿区还坚持建设和运行成本低、易管易控原则,基本实现后期工程管理零费用,着力避免因农村无力承担工程运行维护经费而成为“晒太阳”工程。
推进“七个全域治理”
响堂水镇东和村是滏阳河流经的一个村庄。过去由于污水乱排乱倒,沿村的河塘成了臭水沟。全域治水启动后,当地通过净化污水、清理河道、浆砌护坡、筑坝挡水、开发街道等工程,仅用半年时间,这里就变成既有湖光山色、又有民族风情和地域美食的景点-响堂水镇。
响堂水镇投入试运行后,很快成为峰峰矿区生态休闲旅游的新地标,2019年以来,这里已接待游客256万人次,营业收入达3840万元。经过全域农村污水治理改造,峰峰矿区正在经历着矿区变景区、“零星景区”变“全域景区”的蝶变。
全域污水治理是峰峰矿区以全域理念建设美丽乡村的一个缩影。2019年以来,当地大力推进全域规划管理、全域拆违及生态修复、全域垃圾治理、全域污水治理、全域厕所改造、全域国土绿化、全域四好公路等“七个全域”治理,持续用力,久久为功,努力打造优美农村人居环境。
目前,峰峰矿区农村生活污水收集率和处理率分别达80%以上,水冲式公厕实现100%全覆盖,2019年新增各类造林绿化面积4.1万亩,先后获得“河北省乡村振兴示范区”“ 河北省农村人居环境全域完成示范区”等称号。(作者 张铭贤 柴国强 娄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