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讯:一场个人事迹报告会,却让现场近500人大礼堂座无虚席,听众无不为之动容、泪目;一名平凡的基层工作者,大家眼中的“好工匠”“好大哥”“好党员”,在坚守与前行中,用短暂生命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身后闪耀着的却是那一抹永不褪色的鲜红。
鄂尔多斯市东胜区供电分局城郊供电所所长刘国华
天地生人,有一人当有一人之业;人生在世,生一日当尽一日之责。
发现他、了解他、走近他,这个“实在人”的形象越来越清晰,也越来越高大,是位有灵魂、有血肉、有本事、有品德的鄂电工匠。他就是,鄂尔多斯市东胜区供电分局城郊供电所所长刘国华。
刘所,是一位全能的“好工匠”
1975年8月,刘国华出生在东胜一个普通的工薪家庭,父母都是电力工人,一辈子兢兢业业。“人民电业为人民”,正是这样的一种责任和传承,自他21岁走上工作岗位,从未离开过电力生产一线。
鄂尔多斯市东胜区供电分局城郊供电所所长刘国华
1996年,正值青春年华的刘国华走上了工作岗位,在东胜供电局开关厂上了班。工作伊始,他把一腔热情都投入到工作中去,师傅们都喜欢这个肯吃苦、爱钻研的小伙子。
“1997年,当时开关厂初建,配电箱、柜的设计和制图是难点,为此,国华走访呼市、包头等地开关厂求教,专业上的十八般武艺他都要来试试手。”刘国华的师傅赵玉林回忆说。
六个月,他和工友们成功设计制作出各类配电柜、计量箱,一年后,和厂家合作生产开关柜、电容柜等高低压配电设备。
寒来暑往23载,从最普通的车床工、线路工、抄表工、计量工、安全员到供电所所长,每一个岗位都留下了他用行动书写电力芳华的足迹。
2011年,刘国华担任了东胜区供电分局城郊供电所所长。打开他办公室电脑上的工作记录,9年间,近三千天的工作日志,整整齐齐地罗列在那里,每一天都详细记录着当天的工作任务。
“刘所属于那种见镜头就躲、见荣誉就让的人,总爱自己默默地干活儿。在工作之余,他有着一个与众不同的‘爱好’,总喜欢随身带着笔记本,沿着电力线路溜达来溜达去,一点点记录下所辖线路的安全状况、地理位置和周边环境。”同事薛海燕讲述着。
东胜区供电分局党总支书记杨建军介绍,2016年,他调到东胜供电分局工作,和国华一起工作了2年零7个月,但其实早在2014年,就在同事的口中听过刘国华的名字,“当所长的刘教官”,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鄂尔多斯市东胜区供电分局城郊供电所所长刘国华
“工作交接中,才知道他还是一个‘活地图’,更是一名全能‘好工匠’。”杨建军赞誉道。
2018年,947伊煤路配网改造工程是东胜地区改造工程难度最大、情况最复杂的线路。
施工力量薄弱,作业环境复杂,安全管控风险大,无论是从施工的条件、难度还是工艺,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很多人都在犯愁:这个工作要怎么干?
但刘国华提到这个“老大难”却高兴地说,947伊煤路线如果不改造,我们城郊供电所的跳闸率就降不下来,服务也搞不上去,这一直就是我的一块心病,现在终于盼来了机会,怎么能不高兴。
话虽说得轻松,但对待工作他一丝也不敢马虎,从开始改造到完工历经4个多月,17公里高低压线路他走了20多遍,数十次优化施工方案和停电切改方案。
7次停电,7个不眠之夜,终于攻下了这块难啃的“硬骨头”。
“‘坐不住、睡不着、等不得’是国华的工作状态,他把工作当事业干、把单位当家来建,扛重担、挑大梁、打硬仗,总是冲锋在前,可惜英年早逝啊。”杨建军痛心地说。
华哥,是一位无私的“好大哥”
见到和效电建公司供电服务分公司经理武韬时,他的第一句话就说:“我和很多人一样,始终不能接受一位曾经熟悉的好同事突然离去的事实。每当想起和华哥结识、共事的点点滴滴,都感到无比痛惜,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2018年初,和效电建公司供电服务分公司成立,首要的工作就是招聘一批供电急抢修人员。
同步,配备好培训老师很关键,武韬首先想到了刘国华。从2015年起,他就成为第一批选入公司的技能鉴定考评员,他不仅是配电线路、电力电缆、农网配电三个专业的考评员,他的个人技能水平从高级工提升到高级技师,也从考评员到考评组长再到考评专家。
他先后研发了高处作业挂物环、变压器导电杆延长端子、低压计量箱摘挂式支架等多项技术革新成果。特别是在农网配电营业工和配电线路工两个专业,按照国网的标准提出很多新思路,并作为主要执笔人编写了这两个专业技能鉴定标准,并从2015年开始在全公司系统推广。
“可是想到他作为一名供电所长,平时工作那么忙,我对他答应我的请求并没抱有多大的希望,但让我没有想到的是,他却欣然答应,成为了我们这支167人队伍的‘总教练’。”武韬欣慰地说。
今年 3 月一个星期六的清晨,武韬从康巴什赶到培训现场时,刘国华正在电杆上给大家做着示范。
当时天气很冷,学员们都穿着防寒服,可他却是一身单衣。武韬赶紧说:“这么冷的天,你咋穿这么少?快下来吧。”他却笑着说:“杆上作业,穿多了不利索。再说我们干线路的人都习惯了,不怕冷。”
“多年来,他带徒20多人,配合市局培训中心完成多次培训课题、技术能手选拔工作,培训指导我局职工数千人,考评公司系统职工超过一万人次。”武韬说,培训工作特别辛苦,我们想给他一点报酬,但他却坚决不要,只是说:“这是我应尽的职责。”
而见到与刘国华共事二十年的李占军时,他同样还沉浸在失去一位“好大哥”悲痛中。
李占军强忍着悲伤,哽咽着给我们讲了两个事例,一则是:城郊供电所值班室未搬迁之前没有统一供暖,华哥怕弟兄们挨冻,回家前总要当一次“锅炉工”,默默把火种放好。
另一则是:2013 年,父亲病重住院需要陪床,国华体恤妹夫在外地打工,妹妹要独自照顾小外甥女,执意自己陪床。白天上班,晚上陪床,他这样坚持了一个月。
为了不打扰刘国华的妻子与儿子,我们见到了他的妹妹:“哥哥是家里的顶梁柱,父亲去世后,母亲逐渐出现了老年痴呆的症状,为了方便照顾母亲,哥哥把远在锡盟的姥姥接到东胜与她同住。有时工作繁忙,无法兼顾家庭,哥哥就在母亲家安装了一个监控,工作休息间隙便掏出手机看一看姥姥和母亲在干什么。”
直到今天,刘国华的母亲还不知道儿子离去的消息,他的母亲在丈夫去世后就患上了阿尔兹海默症和重度抑郁症,“白发人送黑发人”,老人无法承受如此沉重之痛。
国华,是一位优秀的“好党员”
7月7日清晨,雨后微凉,刘国华的这一天是从检查实训基地电杆是否具备登杆条件开始的。
早8点,参加技能大赛的学员郭智刚接他去实训基地指导,身为培训师的他说:“车我开,你们多看会儿书。”实训基地里,杆下指导的他说:“注意步子不要跨得太大,身体尽量往后撤。”学员们发现他脸色难看,大家“苦口婆心”才把他劝在车上休息了一会儿。
下午6点,结束培训的他还没来得及喝口水,又接到了调度电话:北929万利镇线支线断路器跳闸,立即组织事故巡视。
晚 20:41,他在企业微信群里进行了故障汇报,“鸟害,鸽子身体和左腿放电接地,左腿断”的一句话和两张信鸽的照片,竟成了他的最后留言。
晚21:00,处理完故障,回到所里,食堂里只剩下最后一勺焖面,他正准备盛饭时看刘师傅也准备盛饭,便直接把这勺焖面盛到了刘师傅碗里,自己转身用白开水泡了一碗烂腌菜。他笑着说“晚上汤汤水水的吃一点,舒服。”
晚上10点,回到办公室,稿纸上记录着他为备战技能大赛交代的各个细节,电脑桌面文件夹里是他最后一次班长日志,键盘摆正,鼠标归位,关机。
午夜12:00,睡梦中妻子听到轻微的声音,一睁眼,刘国华蹲在床边,手按在心脏上,断断续续地说自己心脏难受,而这一句话之后,竟是他和妻子的永别。
7月8日凌晨4点,刘国华因突发心脏病停止了呼吸,为执着追求的电力事业燃尽最后一丝心血后阖然长逝,年仅45岁。
11月8日上午9点,刘国华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在鄂尔多斯电业局多功能大厅如期举行,现场气氛凝重而悲痛。
一张张照片、一曲曲音乐、一段段视频。《全能工匠——刘国华》《不平凡的“实在人”》《追忆我们的“总教练”》《妻子的一封来信》四则真实感人的故事,再现了刘国华同志生于平凡,归于不凡的生命为使命而歌的光辉一生。
《妻子的一封来信》中这样讲述道:国华,今天,是你离开我们的第 124天。每天早晨醒来,我就忍不住想看床的另一边,我想骗自己7月7日晚上所经历的只是一场梦而已,可惜天亮了,梦醒了,你不在了。和你共同生活的二十年,“我在忙”是我听到你说过的最多的话。我记得在你调去城郊供电所工作时,严肃地对我说:“老婆,请给我三年的时间,我一定会在工作岗位上干出一番事业和成绩”。国华,儿子说,他也要像爸爸一样,早日成为一个男子汉,做一个踏实细致的人。
一灯如豆,万点星光。
为深入宣传刘国华同志先进事迹和高尚品格,大力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敬业负责、勤勉工作的劳模精神,激励广大党员干部职工在鄂电高质量发展中当先锋、作表率,鄂尔多斯电业局党委下发了开展向刘国华同志学习的决定,并成立“国华突击队”。
“今天,国华同志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恪尽职守、爱岗敬业的先进事迹,已深深感染着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他留给后人的精神风范,必将光耀长存,让‘国华突击队’闪闪发光、熠熠生辉,初心不泯、使命永在,激励一代又一代鄂电人为守护万家灯火而奋斗。”鄂尔多斯电业局党委书记王凤珍语气坚定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