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风轻拂碧波荡 浙江嵊泗县推进全域污染防治

2019-10-09 11:11:29  来源:中国环境报  责编:陈晨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内页-文章图片模板

  中国环境报讯:初秋的舟山嵊泗县, 碧海蓝天,微风凉爽,海水晕光。

  以往以海鲜闻名、吸引全球“吃货”上岛的嵊泗,如今叫卖的却是金沙碧海,以及乡风淳朴、风光秀美的原始渔村。

  在获得了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这一“国”字殊荣后,嵊泗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感触更深,惠及亦是更多。

  舟山市嵊泗县又称嵊泗列岛,是浙江省最东部、舟山群岛最北部的一个海岛县。近年来,嵊泗始终坚持“生态立县”战略,把生态文明建设与蓝色海洋经济发展、特色美丽海岛建设紧密结合,不断完善示范县建设工作体系,加大投入、强化举措,全力推进全域污染防治,走出了一条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共赢的发展之路。

  生态立县 环境整治创造“洁净美”

  嵊泗县五龙乡边礁岙沙滩是通往黄龙岛渡轮码头的必经之路,但由于停泊渔船众多,加上潮汐等原因,海滩上经常会有泡沫浮子、生活垃圾,特别是旅游旺季,沙滩上的垃圾甚至影响到五龙乡的旅游环境。

  近日,五龙乡的基层党员干部对当地边礁村垃圾反弹现象严重的卫生死角,进行了集中整治清理活动。

  “在保持洁净的同时,我们更希望通过这种行动来引领群众提升环境意识。下一步,我们还将对垃圾问题进行精细的常态化管理。”五龙乡政府相关人员介绍说。

  而干净、整洁,正是嵊泗创造美丽经济的基础。

  渡过边礁岙码头,黄龙岛“旧貌换新颜”,昔日的“邋遢模样”早已一去不复返。通过这几年的乡村振兴及环境整治,这个东海石村重焕生机,借助“东海五渔村”的美名,更是引来了一拨又一拨的游客。

  “最近生意如何?游客多吗?”

  “不错的。周末有二三十桌客人。”

  这是嵊泗县黄龙乡党委书记翁宇与当地一餐饮老板在朋友圈中的对话。翁宇告诉记者,干净的黄龙,再加上自然资源禀赋优势,黄龙岛探索出一条旅游经济路。而这一切的“财源”,皆来自岛上优美环境的蝶变。

  如今在嵊泗,以洁净之美焕发新生机的例子不胜枚举。

  为守护好这一“财源”,嵊泗全民行动,同心协力。开展“绿色细胞”创建活动,在各岛定期组织代表委员专题视察,邀请公众参与监督,为生态环境治理“把脉”;提倡清洁生产、文明生活、绿色消费,提升公众生态意识,推动全县形成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模式。

  护养结合 海豚群重现蓝色海湾

  洁净,在嵊泗不止体现在岛上,还有那一望无际的蔚蓝大海。

  在嵊泗特产厚壳贻贝苗的“包苗期”,备苗绳、绑浮子、观察贻贝苗,养殖户老王忙得不可开交。“这是嵊泗的独有品种。只有阿拉嵊泗的海水能养出这种个大、肉鲜、味美的贻贝来。”老王说,现在厚壳贻贝的养殖面积早已超过了紫贻贝。

  老王也提到,虽然紫贻贝是沿海几个城市“统养”产品,但因嵊泗海域“蓝”的特质,其口味还是比其他地方更受消费者欢迎。

  大规模嵊泗贻贝的养殖,不仅解决了当地闲置的劳动力,也带动了以贻贝养殖为基础的水产品加工业迅速发展。

  正如老王所言 ,独具盛名的嵊泗。

  贻贝之所以如此鲜美,离不开“养育”它的那片肥沃而清洁的海域。

  为了让海越来越蓝,嵊泗县实施入海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海洋灾害监测与预警、海洋环境监测工程,布局“智慧海洋”建设,并建设了雷达站、波浪观测点和气象观测站。

  除了“护海”,还要“养海”。嵊泗以舟山海洋渔场为中心,建立了马鞍列岛海洋特别保护区,实施全面封礁管理,将厚壳贻贝、荔枝螺、羊栖菜和鼠尾藻等四大类岛礁资源定为重点品种进行严格管理,全面取缔“潜捕”等对资源杀伤力大的作业方式。

  同时,累计投入5618万元用于建设人工鱼礁,投放人工鱼礁16.5万空方,形成人工鱼礁区两个,为各种恋礁性鱼类和水生生物栖息、生长、繁育提供了必要、安全的场所,达到保护增殖渔业资源的目的。

  如今,嵊泗正在将马鞍列岛海洋特别保护区建设成为国家级海洋公园、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并在全域复制推广“马鞍列岛海洋保护” 模式,通过实施“封礁育贝”养护模式,促进海洋资源逐步修复,积极开展人工增殖放流,清理海上垃圾,全力推进蓝色海湾整治。

  随着海洋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一度消失的海豚群也重现嵊泗蓝色海湾。

  多元发展 海岛游“一票难求”

  “妈妈,这里的星星好多啊。”6岁的涵涵第一次到嵊泗旅游时,望着如撒了珍珠般的夜空,深深地陶醉其中。

  繁星闪烁的夜空,来源于优良的空气质量。嵊泗县的空气质量优良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居全国各县、市区前列,2018年PM2.5年平均浓度为21微克/立方米。

  为把蓝天白云这张“金名片”擦得更亮,嵊泗自我加压,在全县海陆行政区域范围内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空气越来越好,才使得嵊泗的天更蓝,月更明,星更亮。

  近年来,来嵊泗旅游的人越来越多,几乎每个海岛都出现了“一票难求”的火爆现象。

  生态美也带来了经济强、百姓富。目前,全县民宿经营户已达800余家,占接待总量的82%以上,吸纳从业人员5600余人,户均净收入预计达15.5万元,乡村涉旅服务业营业额收入2.4亿元。

  对嵊泗来说,生态环境已成为发展旅游业的“第一资源”,也是“美丽经济”的根本所在。如今的嵊泗,生态建设成果正在加速向“美丽经济”转化,渔农产业结构日趋优化,已从单一的传统渔业逐步向多产业融合的方向转变。而伴随着乡村休闲产业健康发展,逐步形成了泗礁岛慢生活体验区、洋山岛运动休闲区、花鸟岛定制度假区、嵊山岛海钓体验区、枸杞岛蓝海休闲区、黄龙岛古村渔俗区等全域化乡旅格局。

  “下一步,嵊泗将继续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力争实现嵊泗天更蓝、水更清、土更净。”舟山市生态环境局嵊泗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要把生态红利源源不断地转化为发展动力,让嵊泗朝着宜居、宜业、宜游的方向持续迈进。(作者 陈斌娜 黄最惠 朱智翔 晏利扬)  

分享到:
  • 联盟单位中国生态文明网
  • 联盟单位世界自然保护联盟
  • 联盟单位国际野生物贸易研究组织
  • 联盟单位世界自然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