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坚决打好碧水保卫战

2019-09-29 09:28:44  来源:新华日报  责编:陈晨

  实施断面达标“保卫战”、除黑剿劣“歼灭战”、补齐短板“攻坚战”,抓好“水十条”实施。近年来,昆山市坚持问题导向,聚焦水环境治理重大任务,更大力度推进“两减六治三提升”专项行动,全方位、全领域、全过程开展水环境治理,从根本上改善水环境质量,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质量的增长点。截至今年8月,全部涉水指标均已达到2020年考核要求,部分指标明显优于考核标准。城镇建成区黑臭河道基本消除,境内8个国省考断面不仅全部稳定达标,还实现了全部达到或优于地表水III类水质标准。

  9月4日,昆山市委召开十三届市委第78次常委会会议,传达学习省领导关于昆山水污染防治工作批示精神,并就落实要求进行了部署:全市上下要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保持战略定力,咬定目标任务,突出实战实效,强化督查督办,深入推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美丽昆山”建设三年提升工程。敢于攻坚克难,敢啃“硬骨头”、敢于“拼刺刀”,不折不扣地抓好河道蓝线管理、重点河道治理、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等各项工作。做到心中有数,做好工程项目安排,用足用好奖补政策,持之以恒加强水污染防治,全力以赴提升水环境质量,不断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态环境的需求。

  以上率下 扛起政治责任出实招

  迈进新时代,浪急催潮涌。百强县之首昆山,在作为经济“优等生”的同时,更要上好“环境课”。近三年,昆山市坚持以守初心担使命的实际行动和实际成效坚决打好碧水保卫战,让水韵昆山成为高质量发展最鲜明的底色。高站位、高标准组织实施生态文明建设工程1519项,投入资金321.1亿元,年均增长达49.1%,其中涉水项目数、投资额分别占52.5%、45%。源头治理是关键。近5年,昆山全面落实减量发展要求,把打好碧水保卫战作为践行高质量发展理念的重要抓手,共劝退项目162个,涉及投资额1.9亿美元、10.5亿元。启动23个传统工业区向科创园区转型项目。以开展“两减六治三提升”专项行动、化工行业安全环保整治为抓手,关停淘汰“三高一低”企业690家,整治“散乱污”企业(作坊)7000家,腾出发展空间2.2万亩。对企业技改实施综合奖补,落实奖补资金6亿元。实施差别化价格政策,对企业每减排1吨废水补助10元、废水达到IV类水质标准的每吨补助1.5元,真正让企业在环保上的投入成为一种利益的获得。

  打好碧水保卫战离不开冲锋陷阵的“铁军”,要勇于“拼刺刀”,拧紧“压力阀”,压实“责任链”。昆山市坚持切口小、实战性、闭环化、重创新,集中力量解决一批久拖不决、群众反映强烈的涉水重点难点问题。推进环保网格化监管机制建设,配备专职检查员168名,环保委托执法实现区镇全覆盖。2015年以来,涉及水环境违法行为立案处罚549起、6835.4万元;移送涉水案件109起;涉水案件行政拘留23人、刑事处罚132人。结合“城市大脑”建设,借助大数据、在线监控、智能监管APP等手段,加快提升信息化监管水平,建成水质自动监测站99个,推动453家重点企业安装废水排放自动监控设备800套。

  抓住重点 集中攻坚克难见成效

  水环境治理,制度建设是基础。昆山市以“水十条”统筹全市水污染防治工作,制定出台《昆山市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开展保障水生态环境安全、狠抓工业污染防治、提升城镇污水处理水平等十项行动,目标到2020年,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水生态环境状况有所好转,污染严重水体大幅度减少,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不断提升,地表水、地下水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坚持“以水质论英雄”导向。对照“国省考断面水质稳定达标、2018年底基本消除城镇建成区黑臭河道、2019年底剿灭劣Ⅴ类水质河道”的目标任务,创新推出重点整治河道达标和销号工作,每月督查通报达标率、销号率,“点名道姓”曝光区镇级河长,压紧压实“除黑剿劣”工作责任。

  推行清单化作战方式。高质量完成中央和省级环保督察涉水环境问题105项、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审计问题整改任务7项,细化完成河长制“一事一办”清单任务510项,做到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责任指标化。

  严格落实河长制管理。建立市、镇、村三级河湖长体系,落实各级河湖长606名,全市2815条河道、38座湖泊实现河湖长制管理全覆盖。昆山市委市政府创新治水体制机制,全省首创河长办、治水办、农污办、黑臭水体办“四办合一”,统筹全市生态河湖管理和水环境治理工作。制定出台基层河长巡河细则,形成“一看水、二查牌、三巡河、四访民、五落实、六回头看”的“基层河长履职六步法”。

  着力破解治水突出难题。邀请中国开发区环保管家专业委员会专家对吴淞江流域236家工业企业进行专项检查,引领和倒逼企业在用水、废水处理、废水排放、污染物监测等各个环节进行优化升级改造。制定实施99个水系小联圩活水畅流专项方案,排查整治重点河道入河排口3367个,1009条河道完成“一口一档、一口一策、一口一标识”。大力推进河湖“两违”专项整治,拆除侵占河湖蓝线违法建设102万平方米,清理垦种面积超20万平方米,整治取缔非法码头166家,建成生态廊道194.6公里,蓝线“清零行动”初战告捷。

  结合独特的圩区排水特征和水系统需求,昆山还积极引入海绵城市理念,创造性提出“全过程径流控制策略”“圩区循环策略”等综合举措,海绵城市专项规划入选全国范本。

  此外,昆山市委市政府大力推进和鼓励企业节水减排及中水回用工程,2017年以来完成65家企业中水回用技术改造、7家企业氮磷零排放设施建设,实现了企业的“增产降污”。全市化学需氧量、氨氮、总氮、总磷等主要水污染物分别较2015年削减14.6%、17.7%、13.1%、14.9%。沪士电子股份有限公司通过新增中水回用设施、加强过程节水管控,2018年共回收工业废水73.97万吨用于生产,全年产能实现同比增长22.6%的同时,工业废水排放量下降9.4%,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同步下降,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

  水岸同治 基础设施建设强推进

  “现象在水里、根子在岸上、关键在截污、核心在管网”。昆山坚持水污染防治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建立健全从源头到入江入河排放终端的全天候、全流程、全覆盖水质水量监测体系,确保污水应收尽收、应治尽治。

  水污染防治,需要控源截污和有效处理两个方面同时发力。昆山大力推进雨污分流、管网疏浚、混接点改造,投入1.2亿元开展雨污管网普查,形成全市管网“一张图”。投入20亿元对全市116个小区、291家商贸企业、914家工业企业进行雨污分流改造,管网疏浚养护5274公里。投入3.3亿元完成中环内1.6万多个雨污混接点改造和3万多个缺陷管段修复。建成污水管网1800公里。大力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三年行动计划,累计投入资金9.7亿元,完成427个村庄污水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86.5%,在苏州名列第一。

  水质提升、环境改善、成绩突出的背后,是一系列攻坚行动凝聚的汗水。昆山市创新制定出台了《昆山市工业废水集中处理建设规划》,启动总投资30亿元的2座工业废水处理厂新建、8座污水处理厂改扩建、10座区域污水处理厂互联互通、7座污水处理厂技术改造,确保整个污水收集处理系统安全高效运行,实现污水尽收尽治、达标处理,力争2019年底污水处理能力达到100万吨/日,出水水质全面优于国家一级A标准,准IV类水达标率超95%。到2020年底,全市三分之一污水处理厂建成配套湿地。

  2018年,昆山对全市日用水量300吨以上的工业企业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进行全面检查,共出动检查人员741人次、检查企业119家,发现问题111处,提出整改要求111条,开具行政警示等执法文书73份,立案处罚企业16家,处罚金额350万元,实施停产整治企业1家。按照整改要求完成整改后废水排放总量,较检查前再削减约8818.7吨/日。

分享到:
  • 联盟单位中国生态文明网
  • 联盟单位世界自然保护联盟
  • 联盟单位国际野生物贸易研究组织
  • 联盟单位世界自然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