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消息:“以往,俺们想挣点钱难,只能撇家舍业地去外地打工,对于像我这样没有技术的农村妇女来说更是难上加难。现在村里有了扶贫基地,我不出村就能在这里打工赚钱,收入还很不错,这在过去不敢想。”日前,正在下初镇下洼村扶贫项目基地大棚里打工的贫困户李文凤一边清理着上一茬的草莓蔓,一边开心地对记者说。
下洼村是下初镇南部一个普通的小山村,这里以往和许许多多的村子一样,村集体经济极度薄弱,村里青壮年劳动力唯一的出路就是走出山村,去大城市打工,留守的多是老年人和岁数偏大的妇女。由于长期缺乏劳动力造成了大片土地的荒芜,加重了老龄化“空村”现象的程度。近几年,下洼村正在悄然地发生着可喜的变化,村里的年轻人多了起来,街头扎堆晒太阳的“闲人”少了许多,这些新变化与下初镇产业扶贫工作的大力开展分不开。
近年来,下初镇积极争取并实施一系列精准扶贫产业项目,拓宽贫困户增收渠道,注重由“输血式”向“造血式”脱贫转变。该镇对古初村、下洼村、三甲村三个重点村的基础设施进行修建,进一步推动村级产业发展、农业设施完善、美丽乡村建设,同时提高群众幸福感。目前,镇域内三个重点村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已经全面完成,正在与第三方联系进行工程验收。同时,该镇推进产业扶贫项目调整实施,完成对三个重点村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种植类项目的调整。针对种植类项目管理成本高、见效慢等问题,该镇党委、政府经多次论证研究,按程序完成项目的对外承包工作,有效保证扶贫项目收益率。
以下洼村为例,自2016年以来,该村先后投资130余万元,建设反季节草莓大棚15个,成立了由村党支部书记牵头的乳山市宏丰苑果蔬专业合作社,带动村民增民致富,其中包含贫困人口社员30人。合作社对草莓实行兜底收购,有效解决草莓销售问题,降低了经营风险。同时启动帮扶措施,雇佣贫困人口5人进行务工,人均每月增收1200多元,帮助贫困户树立脱贫致富信心,努力实施自主创业,有效实现精准扶贫。像李文凤这样的贫困户,每年在下洼村草莓大棚从事草莓育苗、采摘、大棚维护等工作,8个月年总收入1万余元。为加强扶贫基地管理,村里还专门聘请了草莓种植能手,负责对草莓基地进行日常管理和技术指导。下一步,下洼村将重点做好草莓的精包装和销售工作,提高项目收益。
同样的例子还有下初镇三甲村。该村重点打造了梅花鹿养殖、金银花种植两个各有特色的扶贫项目,走出了一条“两位一体、一村双品”的扶贫新路子。在上级扶贫专项资金和威海市、乳山市民政局两级部门的帮扶下,先后投资133万余元发展了50亩金银花基地,建设了占地面积1800平方米规划养殖规模200头的梅花鹿养殖基地,现有梅花鹿77头,为村集体和贫困户脱贫打下坚实的产业基础。按照上级关于扶贫项目收益差异化分配要求,重点向收入低、易返贫或出现突发状况的贫困户倾斜,确保贫困户增加收入不返贫。截至2018年12月,鹿场收益21177元,其中专项扶贫资金收入7364元,部门帮扶资金收入13813元。下一步,梅花鹿在鹿血酒、鹿茸等鹿产品深加工方面作文章,积极与东北地区鹿产品专业市场联系,增加产品附加值,实现产业融合发展;金银花在烘干、包装已具备条件的基础上,依托云德金银花合作社,加强与超市、企业对接力度,不断扩大销路。
在精准扶贫工作中,下初镇不断强化落实金融扶贫、项目收益分红、危房改造、违建治理、靓居工程、特惠保、乳山市市级社会帮扶金等一系列措施,不断增强贫困户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巩固脱贫成效。产业扶贫项目实施以来,用于分配的财政专项扶贫收益共计14.2645万元。向重点村享受政策贫困户分配项目收益共计6.7987万元,户均收益600余元,有效保证重点村贫困户脱贫效果,向非重点村享受政策贫困户分配项目收益7.4658万元,户均收益360余元,有效防止非重点村贫困户出现返贫现象。(作者:辛戈 鲁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