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优势金不换

2019-08-05 10:41:44  来源:人民日报  责编:陈晨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内容页-竖版图

图①:天光映照漓江湾。李霁城/摄 图②:南宁大桥两岸风光。谭家强/摄

图③: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布央村仙人山茶场日出景色。李 斌/摄 图④:白鹭翔集北海浅滩红树林。 王宏武/摄

   人民日报讯:行走广西,“天外青峰列画屏”的诗情画意处处可见。山清水秀生态美成为广西的金字招牌。

  广西重视生态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治理。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区上下坚持生态优先,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生态优势金不换成为共识。目前,广西森林覆盖率达到62.37%,空气、地表水、近岸海域水质等生态环境质量保持优良。

  绿色发展引领壮乡腾跃。有机农业、大健康产业、乡村旅游等新业态蓬勃兴起,产业强、百姓富、生态美,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增强的绿色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广。

  山清水秀八桂美

  “桂林山水甲天下”,这是壮乡儿女常挂在嘴边的话。对于广西的生态优势,他们分外自豪,也格外珍惜。

  生态立区、生态惠民,“绿色接力棒”在八桂大地上不断传递,“山清水秀生态美”的金字招牌更加闪亮,“青山常在、清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画卷正变为现实。

  保护与发展并重

  “水洗厂一开工,烟囱往外冒黑烟,根本不敢开窗。”提起曾经的污染,玉林市福绵区福绵镇船埠村村民冯甲富心有余悸。

  福绵区每天生产服装多达120万件。牛仔裤缝纫成型,要用水洗才能出厂,而这会造成大气和水污染。有的水洗厂为降低成本,将污水直接偷排到江中,把干净的南流江污染成了“黑水河”。

  “见污治污,陷于被动,治标不治本。”福绵区委书记黄雕说,根治污染,唯有转变观念,绿色发展。

  几番努力,福绵区投资建设节能环保产业园,对污水实行集中处置,“一个进水口,一个达标排水口,固废循环利用无废排。”

  “全产业链升级式转移,24家水洗厂有15家搬迁到了产业园,未入园的被关停。”黄雕说,经历阵痛,产业更壮大。“一条扁担两头挑,一头挑着金山银山,一头挑着绿水青山。”绿色发展理念落地生根,不惟福绵一地。

  近年来,广西组织实施生态经济十大重点工程,积极创建生态工业园区,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健康养生等生态产业、生态经济,不断探索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齐头并进的新路径。2012年至2018年,全区万元GDP能耗累计下降24.1%。

  碧海与红树林齐美

  “这么多年,也没见对周围的红树林有影响呀。”在防城港市东兴镇竹山村,开了七八年海鲜餐馆的邓权接到拆除餐馆的通知时,起初很不理解。

  “影响是缓慢的,一旦表现出来,得花大代价才能恢复。”保护区管理处工作人员耐心解释,餐馆污水影响红树林生长,垃圾更破坏了红树林的微生物链。

  “红树林是我们的‘海洋卫士’,确实要保护好。”知晓利弊,权衡再三,邓权不再犹豫,同意拆除餐馆。

  竹山村海边滩涂上的红树林,位于广西北仑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近年来,防城港市恢复红树林生态湿地近千亩,红树林面积扩大到3330公顷。不只是防城港,整个北部湾,如今都在采取有效举措守护红树林。

  海阔林密引鹭栖。2010年到2018年,广西北仑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记录从187种上升到281种。全球极危鸟类勺嘴鹬、全球濒危鸟类小青脚鹬、黑脸琵鹭在保护区越冬,大量的珍稀鸟类来这里停留觅食。

  “红树林可以检验我们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主任周浩郎说,广西沿海红树林数量不减反增,有效保护了近海海洋生态。2018年,广西近岸海域水质优良比率为90.9%。

  乡村与美丽同行

  走进来宾市兴宾区凤凰镇桥等村,宽敞干净的马路、整洁有序的环境、绿意盎然的植被,还有一个个用“废弃物”打造出的“微花园”“微果园”,无不让人眼前一亮。

  废弃的猪舍牛栏被拆除,荒地修整打理后变成了菜园,沟渠的淤泥垃圾被清理,乱搭乱建被整顿……截至今年6月底,广西共有1.8万多个村庄开展清理整顿工作,共清理建筑材料乱堆乱放2万多处、积存垃圾近12万吨。

  乡村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也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基础。广西持续深入开展“美丽广西·乡村建设”活动,按照“清洁乡村”“生态乡村”“宜居乡村”“幸福乡村”目标,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成一大批基础设施和生态宜居项目,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12个村获评全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示范村,587个村入选国家级“绿色村庄”。

  绿色,已成壮美广西的底色。目前,广西共完成村屯绿化13.96万多个,其中自治区级绿化示范村屯1.46万多个,29个村被评为“全国生态文化村”。2018年,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62.37%,比1958年自治区成立时提高39.15个百分点。

  “现在我们村比以前干净、整洁多了,住着舒服,不比城里差。”桥等村的覃桃养颇为自豪。

  南宁 绿城碧波风光好

  今年68岁的潘慧蓁,2014年搬进南宁市兴宁区沙江河畔的新房子,但刚一入住就后悔了。

  “当时沙江河水又黑又臭,我家窗子正对着这个‘臭水沟’,根本不敢开窗,河边杂草丛生,蚊虫也多。”潘慧蓁说,听说市里要治理沙江河,忍了忍没搬走。

  沙江河两侧多是“城中村”,垃圾四处堆放,水质污染严重。2016年,南宁市引入社会资本投资建设运营沙江河流域治理项目。当年底,项目开工建设;今年伊始,项目正式运营。

  项目工程师赵卫萍介绍,治理项目总投资约20亿元,主要包括河道整治、截污、生态、沿岸景观、海绵城市建设、信息监控、污水净化厂建设7项内容。“哪一步都不容易。”赵卫萍说,为了让水质变得更好,河道创新设计了生态堰和湿地叠塘,让河水流淌如同“下楼梯”,净化水体同时营造景观,一举两得。

  沙江河是竹排江的上游支流。像竹排江这样的城市内河,南宁共有18条,其中很多河段都曾是黑臭水体。近年来,南宁按照“控源截污、内源治理、生态修复、活水保质、长制久清”的总体思路,全流域、全要素推进黑臭水体治理。

  建立水环境治理指挥部,组建专家队伍;新建、改扩建污水处理厂,改造排水管网,增强污水处理能力;以雷霆手段排查整治污染源;加强对重点河段补水。前不久,南宁入围全国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

  “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热岛有缓解。”自2015年以来,南宁市组织开展海绵城市试点建设,截至目前实际完成投资111.47亿元,开工319项海绵城市建设相关工程。

  南湖之滨,夜跑的人们畅快淋漓;青秀山上,散步的市民心旷神怡。生态环境好了,老百姓的幸福感增强了,一幅“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画卷呈现眼前。

  “当初没搬走是对的,现在沙江河变美了,儿媳妇说要把阳台的窗户改成落地窗,方便欣赏景色。”潘慧蓁一脸笑容。

  桂林 漓江山水美如画

  全家搬离祖辈5代人居住的伏龙洲,今年66岁的黄岗并不后悔。

  伏龙洲位于桂林市叠彩区,是漓江中一个洲岛,原有居民23户、137人,多为渔民。黄岗曾和许多邻居一样,在岛上经营鱼餐馆,一年收入10多万元,日子过得不错。

  那为啥要搬呢?

  “为了保护漓江。”黄岗说,岛上的鱼餐馆搭建杂乱,生活污水、餐饮污水污染漓江,有的鱼餐馆甚至就开在城市饮水的取水口附近,岛上水土流失情况也越来越严重。

  近年来,桂林先后投入近70亿元,推进漓江综合治理与生态保护工程,打出“组合拳”:整治漓江污染源、整治采石场、整治漓江住家船、游船提档改造。几年的治理,让桂林山水更显山青水碧。2018年,桂林全市森林覆盖率达71.23%,城市污水处理率近100%,漓江干流水质达标率保持在100%。

  如今,漓江风景名胜区18家采石场全部关停,136万平方米山体实施生态复绿;漓江城市段161艘住家船民全部迁移上岸;漓江干流游览排筏从5000余张压缩至1210张,并实行公司化运营,结束了漓江排筏无序经营状况;强化漓江流域农村环境综合治理,142万余人受益。

  去年,桂林市启动了伏龙洲生态修复项目建设,包括污水整治、岸线修复、居民搬迁等内容。叠彩区提供异地安置和货币补偿两种搬迁方案,让离岛居民自愿选择,并提供免费的就业培训。黄岗一家住进了城里的新房子,岛上居民也都得到妥善安置。

  生态是底色,文化是特色,融合是路径。桂林以保护漓江为基础,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产业,修复逍遥楼、东西巷等古建筑,保护靖江王府等历史遗迹。环境好了,风景美了,八方来客络绎不绝,2018年桂林接待游客量首次超过1亿人次。

  “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唐代诗人韩愈笔下的桂林山水,历经千年,依然绿意流淌,魅力无限。(记者 刘华新 刘佳华 李纵 刘佳华 庞革平 刘佳华)

分享到:
  • 联盟单位中国生态文明网
  • 联盟单位世界自然保护联盟
  • 联盟单位国际野生物贸易研究组织
  • 联盟单位世界自然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