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境报讯: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素有“海山仙子国”之美誉。生态一直是象山最大的优势之一,良好的生态环境已成为象山发展的重要资源依托。
近年来,象山县坚持“全程生态、全境生态、全民生态”的思路,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群众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着力点,努力提升区域环境质量,打造“生态象山”品牌。自2003年提出创建生态县目标以来,已成功创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省级生态县、国家级生态县、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并正昂首阔步迈向生态文明建设新时代。
坚持实施“三大工程” 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生态优势要保持,生态环境整治和保护是关键。象山坚持实施洁净、碧水、修复等三大工程,持续提升生态优势。行业整治便是洁净工程的重要举措之一。
从原来的刺鼻难耐、污水横流,到如今集中入园发展达标排放,象山印花行业实现“美丽蝶变”。
过去,印花企业是出了名的“污染户”,而爵溪街道是象山针织产业聚集地,曾有印花企业48家,大部分是家庭作坊,规模小、环境差、管理松散。以往,印花废水都集中存放到污水池,然后通过车辆外运方法解决,存在费用高、存量池渗漏和出运不及时溢出等现象,影响周边环境。
“想要绿色可持续发展,必须下决心对整个产业进行有机整合。”爵溪街道相关负责人说,他们以治污为突破口,对印花企业一手抓整治淘汰,一手抓集聚入园,积极推动印花行业整治提升。
现在,不仅集聚园区内每家企业都拥有一条以上自动印花生产线,而且生产废水经集中预处理达标后排入街道污水处理厂,主要污染物排放负荷有效降低。
象山恒宁数码印花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之前因企业财力问题在污水处理上投入不够,总担心排放不达标,搬进园区后污水统一处理,减轻了企业的负担,效益和规模都得到了提升。
爵溪街道印花行业整治只是象山实施洁净工程、实施环境综合整治的缩影。近年来,象山全面开展区域环境污染整治,共原地整治排污企业193家、搬迁入园26家、关闭155家,建成水桶岙县级无害化生活垃圾填埋场、水桶岙垃圾渗滤液处理厂和建筑垃圾消纳场、镇乡垃圾中转站22座,对23家企业安装了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
此外,象山还在“碧水工程”中,全域剿灭劣Ⅴ类水体,全面推进“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建成集中式污水处理厂7座、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452个;在“修复工程”中,深入推进森林城镇建设、和美新农村建设、人工增殖放流等,累计建成省市级森林城镇9个、森林村庄167个、森林休闲公园75个,人工增殖放流1000余万尾,并积极推进海洋碳汇试验区和石浦港、松兰山等海岸带整治和修复工程。
“三大工程”的推进带来良好的生态环境。如今,象山5个市控及以上河流断面水质全部达到Ⅲ类水环境功能区要求;大气环境质量优良率为93.2%,森林覆盖率达55.6%,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为每立方厘米15000个,居宁波首位,位列浙江前茅,成为天然的生态氧吧。
工业插上“绿色”翅膀 农业装上“绿色”引擎
生态优势要保持,产业结构绿色转型是助推器。
与海为邻,让象山人与海结下了不解之缘,也让象山人以“海”为基推进绿色发展。
作为经济发展的大头,工业成了象山探索推进 “海洋+”生态工业模式的高地。近年来,象山以“高端化、智能化、融合化、低碳化”为方向,大力扶植发展“海洋+”新兴工业,重点推进新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海洋生物(生命健康)等新兴产业规模化发展,不断加快推动时尚针织、汽配模具、水产品加工等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
工业插上了“绿色”翅膀 ,农业装上了“绿色”引擎。
在象山,有一家致力于“变废为宝”的宁波龙兴生态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韩东道一直希望能解决养猪场废沼液污染问题。2011年,他创建了这家公司,致力于沼液处理、农产品配送。2014年,他依托浙江大学沼液膜浓缩技术,建成全省第一台沼液浓缩样机。
韩东道的生意,就是将原本污染河流的沼液进行深度利用,使其变为用于灌溉的清水及环保有机肥料。为了推广自己的服务和产品,他在公司内建起一个200亩面积的示范田,用这种生态循环方法种植西瓜、甜瓜和各类蔬菜。
“有了这套科学方法,即使长时间不下雨也不怕,有机肥料也不会造成土壤二次污染。”韩东道说,自己的生意不仅让自己赚到了钱,也为农民提供了便利。
类似龙兴公司生态养殖的例子,在象山不胜枚举。象山通过试验“水禽逆养”“海水养鹅”“稻渔共生”等新型生态种养模式,示范推广“千斤粮万元田”“种养结合”模式8万余亩,成功创建了国家级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县。
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也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
凭借得天独厚的海洋资源,象山着力推进海洋经济特色化,大力发展滨海休闲旅游业、海鲜餐饮业、海洋运输业,并将滨海休闲旅游业作为服务业的龙头和引擎产业来抓。通过加快培育休闲度假、商务会议、海上运动、影视创意、海鲜美食、康体疗养、汽车露营、生态观光八大旅游休闲产品,象山已建成松兰山旅游度假区等4A级旅游景区3家。如今,象山已成为长三角重要的海洋休闲旅游目的地,进入“中国最佳休闲旅游县”行列。(作者 朱智翔 晏利扬 陈晓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