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 脱贫攻坚

2019-01-04 15:22:42  来源:人民网  责编:陈晨

  人民网讯:要脱贫,跟党走”广西百色市凌云县村民们一边说着,一边对村干部竖起了大拇指。

  凌云位于广西西北部,县域面积2053平方公里,辖4镇4乡(其中4个瑶族乡)110个村(社区),1552个村民小组、2622个自然屯,全县总人口22.5万,属全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滇桂黔石漠化片区,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2015年末,全县精准识别贫困村53个、贫困人口4.8万,贫困发生率为21.9%,是广西脱贫攻坚主战场之一。

  如何更好地开展脱贫攻坚凌云从加强党建上找到了切入点。凌云县委书记伍奕蓉说:“近年来,我们注重发挥党员在脱贫攻坚中的示范引领作用,切实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资源优势转化为扶贫优势,通过集中最强力量、采取最硬措施、整合最大资源,确保党的力量挺立在脱贫攻坚最前沿。”

  组班子强堡垒

  ——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建强脱贫攻坚“主力军”

  一提起“村干部”,不少人会首先想到“老支书”“老村长”这类形象,但是凌云县下甲镇加西村的村民们却不会这样想。2017年5月,在完成村“两委”班子换届后,加西村党组织领导班子实现了年轻化——村支书劳庭铁是真正的“80后”,班子队伍里还有两名“90后”。

  “7个自然屯、12个村民小组,共276户1245人,村民大部分是壮族、瑶族。全村2015年脱贫47户214人,2016年脱贫40户184人。这里是县种桑养蚕的示范点,全村种植桑树2500多亩,收入500万,187户种植桑树,其中39户为贫困户……”谈起村里的情况,村支书劳庭铁毫不迟疑地报出这些数字。

  “后生仔,劲头足”说起这支年轻的班子队伍,加西村村民们纷纷竖起了大拇指。凌云县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年轻村干们文化水平相对较高、脑子也活,在带领群众发展脱贫产业上很有优势。

  几年前,加西村村民劳文祖建房子时从二楼摔下来受了重伤,一家因病返贫,2个小孩还在上学,靠他妻子莫氏物赚钱支撑全家。村干部根据他家的情况,动员莫氏物种桑养蚕,她尝试后果然收入大幅增加,去年靠种桑养蚕收入4万元,顺利脱贫。

  2017年,加西村脱贫“摘帽”几成定局,村干部们商量着“摘帽”后的新计划。“现在,我们要加快建设养猪场和食用菌加工厂,把集体经济搞起来。”算着增收帐,劳庭铁满面笑容。

  一个党支部一座堡垒,一名党员一面旗帜。领导班子年轻有干劲,发展脱贫致富产业更有成效,便民服务水平逐步提高……在凌云县,各基层党组织的面貌正悄然转变。除了班子年轻化,在村级党组织建设过程中,凌云县明确优先推选、不能推选等标准,全面选优配齐配强村级党组织领导班子,确保能将群众满意、组织放心的能人选进村党支部班子。

  2017年起,凌云县着手实施“村党支部建设年”活动,将党建与脱贫攻坚同步规划、同向推进、统一考核,将全县领导干部脱贫攻坚工作纳入绩效考核范围,加大脱贫攻坚考核权重。围绕脱贫攻坚、基层党建等重点工作,对全县机关党员干部、村“两委”班子和农村党员进行轮训。全面推行星级化管理,把基层党组织建成脱贫攻坚的“主力军”。

  结对子做示范

  ——培育乡村特色产业,发展村集体经济

  如非亲眼所见,你很难想象到在这个地势陡峭、石山环绕的地方,有一个道路畅通、屋舍俨然的村庄。吴天来站在村口,自豪地向记者介绍起这个村的情况。

  58岁的吴天来,是凌云县泗城镇陇雅村党总支书记,曾被评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劳动模范”,被选为中国共产党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一届委员会候补委员。在他的带领下,陇雅村党总支53名党员“跟着党走,做家庭的表率,做班子的表率,做全村的表率”,在脱贫攻坚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带领群众通过发展种植中草药材等产业,带动81户307人脱贫,实现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万元。

  “四周都是石山,自然环境恶劣,一般农作物很难生长。我们一直在探索因地制宜种植作物,后来发现有几种中草药材等能够存活生长,且有不错的利润,我就号召大家在山中种果种树种中草药材,平地搞庭院经济,同时成立合作社,发展集体经济。”

  “脱贫攻坚,党员们要融入也要引领,我们党总支成员平均年龄41岁,平均每年发展3名党员,大家干劲十足,我们成立陇雅长生仙草有限责任公司,包括四个合作社和一个组培苗厂,现在,学生物科技的大学生毕业后也回家加入合作社了”吴天来介绍道:“现在,种植铁皮石斛野生200多亩,种植中草药材十大功劳300多亩、牛心李500多亩、牛大力500多亩、鸭胆子500多亩,年收入共500万左右。合作社统筹管理,村民自己种植,人均年收入超1万元。”

  凌云县实施党员致富带富“领头雁”工程,培养选拔了一大批带富能力强的党员担任村党组织书记,深入实施农村党员创业带富计划。同时,鼓励和支持党员带头创办合作社、致富项目,组织有帮带能力的党员与重点脱贫对象结成对子,带动脱贫致富。开展“村企结对共建”帮扶活动,采取“村级党组织+企业+农户”、入股分红、加大资金投入等方式,2017年实现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全覆盖,全县53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在内的110个村(社区)集体经济收入达2万元以上。

  凌云素有“茶乡”之名,泗城镇陇照村陇照村党总支书记万崇尚,是凌云县一家茶企的负责人,他把“小茶叶”变成“大产业”,带动当地群众脱贫致富。

  万崇尚介绍道:“我们把茶园的经营管理权无偿赠送给贫困户管理,公司负责剪枝、除草、施肥,由贫困户直接采摘鲜叶,公司并承诺高于市场保底价收购春、夏、秋三季茶鲜叶。单算鲜叶按每一斤给予平林村‘两委’0.5元,作为村级集体经济提成,‘公司+基地+合作社+贫困户+村委会’共同发展,帮助带动平林村、央里村、盘贤村、陇照村、案相村5个村的村民抱团发展茶叶产业增收,2016年有222户、2017年有210户贫困户脱贫出列。”

  凌云县把党组织建在精准扶贫第一线,通过先进带后进,结对加快片区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后进村如期脱贫。充分发挥党支部的协调作用,选取产业相同、地域相连的合作社进行整合,成立合作联合社,通过合作联社联合推动贫困户脱贫致富,有效带动850户4500个贫困人口脱贫。

  拓思路强服务

  —— “第一书记”各显其能,扎实推进贫困村脱贫攻坚

  “党支部搞旅游,乡村振兴有劲头。”凌云县伶站瑶族乡浩坤村第一书记吴向阳振奋地说:“这两天,我在忙着给村民讲党课。进一步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通过夯实基层组织和龙头企业组织,用一支强有力的队伍带领群众发展生态休闲渔业,打造特色旅游名村,形成以旅带农、以旅兴农的示范效应,带领村民脱贫致富,实现乡村振兴。”

  “这两年,我们村变化真大,看来搞旅游的路子走对了。”村民说:“以前,要么就在石缝里中点玉米,要么就外出打工,由于文化水平低,没技术,一年到头赚不了几个钱。尽管年复一年辛苦劳作,贫穷的帽子还是摘不掉。”

  “要想村民生活富裕,首先要为他们找到致富途径。”吴向阳说,凌云县委、县政府决定开发浩坤湖,打造了多处景点,村子面貌焕然一新。我们就抓住这个机会,动员大家办民宿,搞发展桑叶、火龙果、芭蕉、土猪等特色种养。依托浩坤湖,我们2016年成立生态养鱼合作社,去年投放了30万尾鱼苗。村民统一加入合作社,按比例分红。在党支部带领下,村民在合作社“抱团”吃上了旅游饭。村里漂亮了,游客多了,村民的腰包也鼓了。

  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村民素质低是旅游发展的短板。从2015年11月开始,浩坤村党支部开始举办精准扶贫大讲堂,对村民们进行建筑、厨艺、手工艺制作等技能培训。目前,大讲堂共举办115次,培训群众5000多人次。截至2017年11月底,浩坤村已实现脱贫104户460人,贫困发生率从47%下降到23%,脱贫户人均纯收入达6000元。

  “旱季缺水、雨季内涝”的洼地还能发展食草类养殖产业这是村民们凌云县伶站瑶族乡陶化村弄洞屯以前从没想过的事。陶化村所在地属于典型的石漠化地区,人均耕地极少,青壮年村民大多靠外出打工谋生。孙涛2015年来此任第一书记,带领村党支部“把能人吸收为党员,把党员培养成能人”,带动群众在荒芜的洼地种植耐旱涝能力强的牧草,发展食草类养殖产业,把洼地变成了村民们的“聚宝盆”。

  “因村派人,选优配强” 凌云县加大驻村帮扶干部队伍建设,推动各类党员干部沉在脱贫攻坚一线。2012年以来,累计选派71名机关事业干部驻村担任第一书记,选拔25名大学生村官到贫困村任职,选派257名机关企事业干部担任扶贫工作队员,选拔110名年轻有为的同志担任村级扶贫专干,实现每个村都有1支驻村工作队、1名扶贫专干、每个贫困村都有1名第一书记,每户贫困户都有1名帮扶责任人。

  凌云县各驻村第一书记深入查找群众贫困原因,各显其能,抓产业发展,抓基础建设,不断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发挥党员示范作用。截至目前,共指导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88个,组织开展农民培训208期17704人次,培养经济能人350人,发展农村党员85人,整顿软弱涣散村11个。

分享到:
  • 联盟单位中国生态文明网
  • 联盟单位世界自然保护联盟
  • 联盟单位国际野生物贸易研究组织
  • 联盟单位世界自然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