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定河是海河流域的重要水系。这条历史上洪涝灾害频发的河流,近年来却常年断流,一些河道垃圾堆积,污染严重。地跨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四省市的永定河流域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工程,目前已经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对如期实现到2020年永定河全线恢复通水的目标,人们充满期待。
发源于山西的桑干河和发源于内蒙古的洋河,在河北怀来县交汇后,始名永定河。河水夹山而出,蜿蜒于京津平原,注入渤海。
永定河流域是京津冀区域重要水源涵养区和生态屏障。历史上,永定河水量充沛,洪涝灾害频发,又被称为“无定河”。近些年,这条“不温顺”的河流却常年断流,特别是下流部分河段已断流40多年。水资源过度开发、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等问题让永定河流域不堪重负。
11月28日,山西省大同市御河段(桑干河支流)整治工程正式开工,标志着永定河流域综合整治进入全面实施阶段。永定河流域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工程地跨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四省市,是国内首个跨省级行政区域的流域综合治理项目。该项目涵盖农业节水、河道修复、水污染治理、水源涵养等78项工程,总投资370亿元,预计到2020年实现永定河全线恢复通水。
年均断流316天 永定河流域亟待治理
据统计,近十年,永定河主要河段年均干涸121天,年均断流316天。部分河段常年断流是永定河面临的最主要生态问题之一。“北京门头沟三家店水库以下的河段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断流,到上世纪80年代基本断流。”中水北方勘测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水生态院综合部负责人李江锋说。
常年断流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因素。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流域中心负责人张列宇说,“一方面,近年来流域内降水偏少,直接影响河流径流量;另一方面,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超过了永定河流域的水资源承载能力。部分支流上建了不少拦蓄工程,导致来水量锐减;流域流经地缺水严重,随着城镇化、工业化发展迅速,用水量增加,供需矛盾突出。”据统计,永定河山区2001—2014年平均水资源总量21.02亿立方米,年均供水总量达20.32亿立方米,水资源开发利用率高达97%。
河道是河流的重要“器官”,是水资源的载体。永定河流域的这一“器官”存在不少问题。永定河流域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孙国升说,部分河道常年无水,甚至被生活垃圾和临时建筑侵占,基本失去了河道所具有的功能。另外部分河道防洪能力不足,山区河道堤防存在险工险段,主河槽淤积,影响行洪能力;平原地区部分河段堤防标准不高。
水质污染严重也是永定河流域亟待治理的顽疾。永定河京津冀晋四省市水功能区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氨氮年均入河量分别超过纳入能力的1.5倍、7.6倍,41个水功能区中只有11个达标,水质为五类和劣五类的河段长达52%以上。
张列宇说,永定河流域污染来源主要是城镇生活污染、工业污染和农业面源污染。加之河流生态基流匮乏,水环境容量较低,部分河段水体水质存在超标现象。
“如果把永定河流域比做人的身体,如今永定河可谓浑身伤痕,到了不得不治的地步。水资源衰减、水污染严重、水生态退化是永定河流域主要问题,也是今后治理重点。”孙国升说。
2016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等部门印发了《永定河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总体方案》,要求创新流域协同治理机制,成立永定河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部省协调领导小组,从水资源节约与生态用水配置、水环境治理与保护、河道综合整治与修复、水源涵养等方面提出重点措施。
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员会巡视员户作亮介绍,永定河流域治理是京津冀协同发展在生态领域的突破。各地各部门通力合作,逐步恢复永定河流域生态系统,将永定河打造成为京津冀晋的绿色生态廊道。
综合治理 让河流重新流起来
御河是桑干河的重要支流,也是山西省大同市的母亲河。过去,御河部分河道存在不同程度损伤。大同市有关负责人介绍,流经大同市区的河段得到整治,但城郊外围河段处于无人管状态。
此次御河生态治理工程治理范围为御河孤山水库坝到得大高速桥段,治理长度8.9公里。治理工程主要包括建堤和清淤,两岸共新建堤防3.22公里,清淤河道6.1公里。通过治理,逐步恢复御河生态环境。
河道综合整治和修复是永定河流域治理的重要内容。除御河外,还将对桑干河山西省朔州段、大同段、河北省张家口段,洋河张家口段,永定河北京市山峡段等河道进行整治,对部分河段堤防加宽加高,恢复河岸带植被10798公顷,修建生态护岸612公顷,新增北京、天津、山西、河北重点河段防护林面积1.54万公顷。
“治理永定河流域河道,须坚持生态优先的理念。当前一些河道整治采取截弯取直的措施,虽说可提升行洪能力,却破坏生态环境。比如水生生物喜欢深潭浅湾,笔直河道影响它们生产繁衍。我们在挖槽筑坡时,尽可能遵循河道天然弯曲度,保留河道蜿蜒身姿,实现水青岸绿、鱼翔浅底。”李江锋说。
如何破解永定河无水的难题?“重新让河流起来,需要开源节流。”孙国升说,首先要节水。农业是永定河流域的用水大户,也是主要节水对象。一方面,对20处大中型灌区进行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推广田间微灌和低压管灌技术,规划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46.1万亩,新增节水能力2865万立方米。另一方面,调整农业种植结构,调减高耗水作物,实施定期休耕,规划实施水浇地改旱地35万亩,新增节水能力8400万立方米。
“若遇到特枯年份,通过节水挖潜,部分河段仍未达到通水的最低需水量,则可精细调度流域内水库、引水工程等,实施生态补水。”孙国升说。山西省在实施桑干河整治工程中,可发挥大同、朔州引黄工程效益。北京市通过河西支线与三家店水库连通,优化北京西部地区水资源配置。
“地下水和地表水存在相互补给关系,当前流域内各地实施地下水压采,随着地下水水位提升,也在一定程度上补充河水。”李江锋说。
此外,在污染治理上,合理规划入河排污口的布局,加强排污口监管;深入推进工业污染防治,强化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削减入河污染物量,促进河道水质改善。加强水源涵养林、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建设,逐步恢复流域内植被。
跨区域合作 上下游 左右岸统筹治理
孙国升说,理想中的永定河是一条“流动的河、绿色的河、清洁的河、安全的河”。按照规划,到2020年,初步形成永定河绿色生态河流廊道。实施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及高效节水102万亩,压减高耗水农业灌溉面积35万亩,结合再生水利用和生态补水,河道生态水量基本得到满足,地下水超采状况初步缓解。主要入河污染物化学需氧量、氨氮入河量得到有效控制,水功能区水质明显好转,达标率达到76%。
“水是流动的,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仅仅治好某一段,远远不够,需要统筹上下游、左右岸的关系。过去,永定河流域以行政区域为单位进行治理,存在发展不协调、标准不统一的问题。”孙国升说。
“流域碎片化治理导致不少问题。各地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情况,对永定河进行开发利用,可能与流域整体治理目标相冲突。比如上游地区是水源涵养区,如果上游地区只考虑自身利益,对高污染、高耗水产业不加以限制,将直接影响下游地区的水量和水质。”张列宇说。
“流域治理应打破行政界限,从整体着眼,设置科学的顶层规划,建立各部门各单位的协商机制。”张列宇说。
今年6月,永定河沿线京津冀晋四省市政府及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共同组建的永定河流域投资有限公司,作为主要建设管理单位,统筹推进永定河综合治理和生态修复。孙国升说,统筹使用财政资金,通过投资主体一体化,实现治理、运营主体一体化。政府部门做好监督指导,通过购买社会服务的方式,实现对流域的有效治理,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作者 王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