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绿民富景怡人

2018-07-16 09:57:17  来源:经济日报  责编:陈晨

  经济日报讯:作为国家天然林保护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历经20年的云南省天然林保护工程顺利完成建设任务,实现了从以木材生产为主到以生态建设为主的历史性转变,山水林木“颜值”修复,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经济效益凸显。

  进入雨季的云南丽江,空气清新湿润,缭绕的雾气将天空和群山的苍翠连在一起,阻挡了视线,也增添了神秘感。深吸一口气,从里到外透着舒畅。

  日前,来到丽江玉龙雪山省级自然保护区。走进保护区,一块木牌上的绿字引人驻足,上面写着“丽江天然林保护工程重点林区”。据丽江市玉龙雪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办公室主任和荣华介绍,这块牌子已竖立20年,见证了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简称“天保工程”)20年的历史。

  从一木独大到独木难支。

  新中国成立初期,为支援国家经济建设,木材生产成为见效最快的支柱产业之一。国内生产的木材绝大部分来自于天然林,每年从东,西南,西北三大国有林区和华中、中南两大集体林区提供的木材约占全国木材总量的70%至80%。

  云南省林业资源丰富,在支援国家建设中贡献很大。“国家先后在丽江建立了5个国有重点森工局、1个林业工程公司和金沙江水运局所属4个水运处,地方4个县和市直部门也先后建立了10个国有地方森工企业。粗略统计,丽江累计为国家和地方提供商品木材2400万立方米。”丽江市林业局天保办主任和海斌说。

  据丽江市森龙实业公司董事长和立文回忆,当时进山的人要么是去砍木头,要么是为砍木头服务,围绕着砍木头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林区公路四通八达,运输车辆进出穿梭,十分热闹。时至今日,迪庆州香格里拉市虎跳峡镇红旗村的山坡上还残留着一排排伐桩。

  不过,这种热闹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太长时间。当初看似无成本的伐木活动,引来了大自然严厉的报复。

  过度采伐之后,云南作为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功能退化。长江流域水土流失面积从上世纪50年代的36万平方公里增加到90年代初的56万平方公里,仅金沙江流域每年流入长江的泥沙就达2.6亿吨。同时,生物多样性锐减,动物自然栖息地消失逾一半,水源涵养功能破坏严重,水资源危机日益逼近。

  更为紧迫的是人的问题。无木可伐的森工企业陷入了资源危机、经济危困、企业停产、职工放假的境地。“森工企业职工待遇不稳定,有的职工甚至跑到周围的农户家打工谋生。”云南省林业厅调研员雷玮告诉。

  从一木独大到独木难支,是时候转变发展思路了。

  砍树人变为护林人。

  1998年8月份,党中央,国务院适时作出了停止对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地区天然林采伐的决定。这是天保工程的前奏,宣告了林区依靠采伐天然林维持生产生活时代的结束。

  停伐直接影响了从事木材生产的成千上万名职工的就业和生活。人往哪里去,成为林业改革必须回答好的大问题。

  国家在天保工程启动之初就制定了针对企业社会性支出和职工生计问题的资金投入政策。“根据国家的统一安排,撤销森工企业建制,建立国有林场,对各级森工企业实行属地管理,对森工企业人员转产分流,实行国有林场和林业站合署办公,理顺了林业管理体制。”在自愿申请基础上,通过一次性买断工龄办法分流了大部分职工。其余的森工企业职工则实现了由砍树人向护林人的转变。

  在丽江黑白水林业局甲子天保所,见到了森林管护员邓启飚。1983年,17岁的邓启飚接父辈的班扛起斧头将森林采伐的工种干了个遍,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专业砍树人。实施天保工程后,角色转变,他成了种树人、护林人。

  森工企业就此从“资源危机、经济危困”中解脱出来,企业职工有了稳定的工作和收入,养老、医疗、工伤、生育、失业5项保险应保尽保,林业职工生活焕然一新。

  生态效应持续释放。

  放下斧头油锯,让不少原始森林免遭砍伐,一批批新绿也在工人们的忙碌中生长起来。

  在迪庆州普达措国家森林公园,普达措旅游分公司员工郭华指着属都湖南侧的原始森林说:“如果不是天保工程来得及时,恐怕我们都看不到这片原始森林了,也就没有这个国家森林公园了。”

  砍树容易种树难,在滇西北高海拔地区尤其如此。

  香格里拉市小中甸红山亚口海拔超过3200米,原来是中甸国有林场的一个采伐点。在右边山坡上,至今还能看到一些旧伐桩。在伐桩边上,一片树林初见规模。对此,小中甸国有林场职工罗化英颇为自豪,她说:“我们当时每天每人挖坑栽植树木400棵!”

  山坡上这片树林有3800亩,在1998年第一次人工造林,但成活率不高。2000年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后,又重造2700亩,主要以云杉树为主。后来经过连续两三年补植补造,苗木成活率大大提高。

  和向城说,通过人工造林、封山育林等生态恢复措施,迪庆州森林蓄积量由原来的2.27亿立方米增加到现在的2.73亿立方米,实现了森林面积和蓄积的双增长。

  森林植被陆续恢复,林业资源不断增长,生态资源日益丰富,林区走出一条不靠砍木头发展经济的新路子。绿色生态成了当地的最大财富、最大优势、最大品牌。同时,丰厚的经济效益也为当地形成了内部造血机能。

  在丽江市,林业产值从1997年的6亿元增加到2017年的94亿元,形成了以核桃、花椒、青刺果为主的生态产业基地474万亩。在迪庆州,森林生态旅游成为一大亮点。据统计,2012年、2013年和2014年,普达措国家森林公园全年游客接待人数分别为109.7万人、125.5万人和108.7万人,年均旅游门票收入2亿多元。

  玉龙县石鼓镇仁和村石支林下村民组村民和学兰说:“自从天保所开办药材种植基地以后,村里的人都争着学技术,挣了不少钱。”

  “事实证明,开发非木质产业也能致富。通过生态资源收入反哺周围社区居民,让老百姓从生态保护中获得了利益,进而促进他们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已经形成了良性循环。”云南省天保办副主任韩卫卫说,“以前靠山吃山砍树,山秃了,人穷了,现在靠山吃山养树,山绿了,人富了。”(记者 温宝臣)

分享到:
  • 联盟单位中国生态文明网
  • 联盟单位世界自然保护联盟
  • 联盟单位国际野生物贸易研究组织
  • 联盟单位世界自然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