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李高13日表示,当前全国碳市场建设面临新的形势和要求,要从制度体系、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单位管理、基础能力建设等方面着力,积极推进全国碳市场建设。
6月13日是全国低碳日。在当天举办的全国低碳日碳市场经验交流活动上,李高介绍,2017年12月,《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方案(发电行业)》印发,标志着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正式启动。
李高说,要确保全国碳市场建设持续稳定推进,确保发电行业做好参与全国碳市场的准备,确保历史碳排放数据核算、报告和核查任务的全面完成,确保区域碳交易试点向全国碳市场平稳过渡。
“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启动后,碳市场的工作重心已由试点示范转向共同建设全国统一市场。”他说,碳交易试点地区要通过继续深化试点工作,进一步完善试点碳市场制度设计,总结梳理试点经验,在保持试点碳市场稳定运行的基础上,在条件成熟后逐步向全国市场进行过渡。
他表示,要按照“先易后难、稳中求进”的工作安排,分阶段、有步骤地逐步推进碳市场建设,以发电行业为突破口率先在全国开展交易,逐步扩大参与碳市场的行业范围和交易主体范围,增加交易品种,增加市场活跃度,同时防止过度投机和过度金融化,切实防范金融等方面风险,充分发挥碳市场对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降低全社会减排成本的作用。
李高提出,下一步要重点做好四方面工作:一是加快建立完善全国碳市场制度体系;二是加快推进全国碳市场基础设施建设;三是推动重点单位碳排放报告、核查和配额管理;四是强化基础能力建设,为碳市场的顺利运行提供人才保障和技术支撑(记者高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