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 | 构筑陇中绿色屏障

2017-12-14 13:34:29  来源:甘肃日报  责编:陈晨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文章内容

华家岭

  甘肃日报讯:华家岭,定西市通渭县境内一片沟壑纵横、岭梁交错的山区。

  上世纪60年代,这里到处都是荒山秃岭。40多年来,一代又一代务林人把树苗一棵接一棵地栽进黄土,成就了一片又一片绿色。如今,这一片绿色汇聚成了占地9.7万亩的林带,树起了一道守护陇中大地生态安全的绿色屏障。

  一棵接着一棵种

  华家岭最高海拔2445米,年平均气温只有3.4℃。华家岭林带蜿蜒曲折,东起通渭县义岗镇、西至安定区宁远镇,共有68个行政村。

  这里曾经是西安至兰州的必经之地,公路常年因雨雪而泥泞不堪,人们戏称这条“西兰公路”为“稀烂公路”。1940年,作家茅盾途经这里被风雪围困三天三夜,之后他在散文《风雪华家岭》中详细描写了华家岭行路之难。

  上世纪60年代末,为了从根本上改变华家岭的面貌,当地政府决定大面积营造“华家岭林带”,即以华家岭为中心,沿西兰、华双、漫会公路及其支梁植树造林。

  1971年初,华家岭林业站成立,43岁的王福孔和40余名林业职工作为第一批职工,前往华家岭,开始在300亩试验场里播绿育苗。“山上没路、没水、没粮食,我们背起干粮,步行上山。为了方便,索性就住在了山上。”如今已经90岁高龄的王福孔回忆起当年的造林场景,仍历历在目。

  上华家岭造林,头一件事就是解决生存问题。没有路走,王福孔和同事们便组织当地农民没日没夜地修,虽然大伙的脚上磨起了水泡、手背上裂开了大口子,但干劲却丝毫不减,路也一点一点往山下延伸;没有水吃,就从13公里外的马营镇往岭上驮;缺少粮食,大伙就从自己家里带来玉米面、糜面,每顿做成“拌汤”省着吃;没有蔬菜,大伙就在岭上挖点野菜,算是改善伙食。

  育苗工作是林业站的“一号工程”,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是难上加难。因缺乏在高寒、高海拔地区造林的成功经验,刚开始的时候,王福孔和同事们的育苗成活率几乎为零,经过不断探索,他们总结出了“旱地培育水地苗法”:先在一口大锅中将土兑上肥料和成泥浆,然后将幼苗根部沾上泥浆保持苗木本身的水分,提高成活率。幼苗栽种后,还需“三水三肥、四锄六抹”等十数道工序养护。

  从育苗成活率几乎为零,到培育出适合华家岭生长的树苗,王福孔和同事们花费了8年时间,积雪、降雨、大风、浓雾是陪伴他们的“常客”。

  “岭上一年一场风,不是南风就是北风。每年春秋造林时节,风吹到人脸上像刀子刮一样,每个人脸上都得掉几层皮。”今年70岁的退休老职工刘宗禹,记忆最深刻的是林业站里塌了补、补了塌的土炕,当时那是他们唯一可以取暖的地方。之后,他在林场工作了31年,每天都要在自己管护的山头上巡一遍,直到2002年在巡林途中发生车祸造成腿部残疾,才不得不离开自己坚守的岗位。

  如今,家住在华家岭乡高尧村的刘宗禹老人,几乎每天都要拄着拐杖眺望山头。“呵护树苗成长就像抚育孩子,时间久了,和树也就有了感情。在站上,眼瞅着自己亲手种的树长得‘左看有样样,正看成行行’,心里可美了。习总书记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的一辈子值了。”老人说。

分享到:
  • 联盟单位中国生态文明网
  • 联盟单位世界自然保护联盟
  • 联盟单位国际野生物贸易研究组织
  • 联盟单位世界自然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