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大运河文化带 江苏拿出新作为

2017-12-12 13:21:03  来源:新华日报  责编:陈晨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文章内容

淮安里运河文化长廊夜景

  新华日报讯:从吴王夫差开邗沟算起,大运河在江苏大地流淌了2500年。如今,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中,江苏段正努力打造成中国大运河最繁华、最精彩、最美丽的“江苏名片”。

  12月4日至8日,“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大运河江苏段保护和文化传承”大型主题采访活动走进淮安、扬州、无锡和苏州4座运河城市,记录江苏建设大运河文化带的精彩华章。

  一条运河,尽显江苏文化之美

  开凿时代最早、流经城市最多、覆盖地域最广、通航里程最长,大运河江苏段历来是大运河的核心地段。其中,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遗产区核心面积约占全国的1/2、遗产河段长度约占全国的1/3、遗产点数量约占全国的40%,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中,江苏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11月2日,省委书记娄勤俭在淮安调研时,专程考察了中国漕运博物馆、里运河文化产业带,明确要求科学制定规划、注重文化传承、丰富表现形式,让大运河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采访团首站到达淮安,清江浦的夜晚流光溢彩,这里是淮安里运河风光带的起点,每年接待游客100万 人次。

  在扬州,吴王夫差广场位于古邗沟和古运河交汇处,河水向北汇入京杭运河、往南流进长江;在邵伯古镇,乾隆下江南的御码头仍保存完好;在无锡,清名桥历史街区被誉为“运河绝版地,江南水弄堂”,这里有成片的明清建筑,也有民国时民族工商业老厂房,另一处运河边的省级文保单位北仓门则是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的典范之作;在苏州,大运河全线唯一的水陆城门——盘门保存完好,阊门外的七里山塘从繁华的商业街流淌到虎丘景区。除了此次采访所经之地,大运河还流经江苏省徐州、宿迁、镇江、常州,众多名城名镇名村依河而生。一条运河,尽显江苏文化之美。

分享到:
  • 联盟单位中国生态文明网
  • 联盟单位世界自然保护联盟
  • 联盟单位国际野生物贸易研究组织
  • 联盟单位世界自然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