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沂南:发展火龙果种植 助力脱贫致富

2017-11-03 15:39:37  来源:国际在线  责编:陈晨

  国际在线生态中国频道消息:山东沂南保泉村地形以山丘为主,山林面积1300亩,耕地2020亩,多是丘陵薄地。随着村里基础设施的完善和马泉创意农业休闲园的带动,大部分村民外出或就近打工,粮食种植已成副业,未外出打工的村民多种植林果,品种以苹果、桃、樱桃为主,但不成规模。针对该村种植传统和优势条件,第一书记在深入走访调研、外出考察学习、召开座谈会的基础上,确定了露天种植和高效大棚相结合,发展特色林果种植观光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村民脱贫致富的路子。

  一是组织考察学习,确定种植项目。去年11月,组织保泉村两委干部及部分村民代表到沂蒙绿源示范园考察林果采摘项目,实地参观了火龙果大棚,听取了园区负责人关于火龙果等林果采摘的现状及发展前景介绍。根据考察,火龙果的管理技术要求低、见果年限短、植株寿命长,红芯火龙果盛果期亩产在八千至一万斤,采摘效益好,得到大家一致认可。

  二是丰富采摘品种,完善配套设施。为打造保泉龙果园,先期利用上级专项扶贫资金100万元,规划建设了3个高效大棚,每个大棚占地3亩左右,主要种植红芯火龙果。为丰富采摘内容,扩大规模效应,后续利用30万元扶贫资金加上村级自筹资金60万元,再建2个高效大棚,分别种植番石榴和草莓。保泉龙果园内配套建设约1000平方米的火龙果文化科普区、特色商品展示区、游客休息区、农家乐等功能区。

  三是依托合作社经营,确保种植效益。大棚建成后,所有权归村集体,与浣花溪种植合作社签订合作协议,委托其承包经营,对大棚实行统一管理、统一技术、统一销售,村集体享有受益权,每年收取租金14万元,按比例分配给当年建档立卡贫困户,重点扶持无劳动能力及特殊困难贫困户,实现户均增收1100元。脱贫攻坚期结束后,该项收益用于村级扶贫公益事业及巩固提升当年相对贫困人口增收。

  四是成立扶贫理事会,发挥监督员作用。村内成立了由村干部、党员、贫困户、群众代表组成的扶贫理事会,定期召开会议听取合作社经营情况、贫困户收益分配情况,发挥理事会监督员作用,确保扶贫资金不流失,项目收益真正用在贫困户身上。

  五是带动效应凸显,林果采摘乘势而起。火龙果等特色水果采摘前景良好,增强了保泉村发展林果种植的信心,也调动了附近村发展的积极性。村北泉乡大道两侧的露天林果种植园已基本成型,目前规划了21亩的蓝莓园、90亩的猕猴桃园、110亩的黄桃园以及300亩的大樱桃园,与保泉龙果园相互补充,将成为保泉村大果品种植基地以及集休闲采摘、餐饮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景点。(供稿单位:临沂市第一书记工作办公室 编辑:王雅茹)

  

     

分享到:
  • 联盟单位中国生态文明网
  • 联盟单位世界自然保护联盟
  • 联盟单位国际野生物贸易研究组织
  • 联盟单位世界自然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