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生态中国消息:今年以来,兰陵县紧紧围绕上级精准扶贫决策部署,把脱贫攻坚作为重要的政治任务,在认真落实精准扶贫各项政策措施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县域优势,创新脱贫路径,探索建立“六种模式”着力打造扶贫工作亮点,脱贫攻坚工作展现新特色。
立足农业优势,建立“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针对兰陵是农业大县,蔬菜种植面积大、产值高的特点,以发展种植、养殖、加工等优势产业为基础,探索形成“合作社+”模式,带动群众发展高效产业增收脱贫。一方面,注重推广菜区乡镇农业产业化经验,对具备条件的山区、库区贫困村,实施联片开发,每年可带动4500余户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实现人均增收5000元。尚岩镇惠东社区,易地搬迁贫困村成立了现代农业合作社,利用复垦耕地规划建设蔬菜大棚基地,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直接种植、直接收益,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实施托管方式,对收益进行分红。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全县1300多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优势,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形式,带动贫困户早日脱贫。兰陵镇新农村畜牧养殖合作社,向城镇鸿强专业合作社作为全县种植、养殖的专业示范合作社典型,不断壮大规模,发展社员,目前分别带动近千名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依托资源优势,构建“旅游+劳动就业+特色加工+入股分工+贫困户”扶贫开发新模式。依托山区、库区村的自然、人文、生态环境优势,纳入全县文化旅游整体规划,鼓励引导社会力量特别是骨干企业参与,着力构建“旅游+劳动就业+特色加工+入股分红+贫困户”的扶贫开发新模式。金岭镇压油沟村已列为全国旅游扶贫试点村。兰陵开元置业公司成立了山东压油沟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实施生态旅游开发,项目计划总投资1.6亿元。公司与压油沟村签订了帮扶协议,县里提供富民生产贷500万元,通过提供就业岗位、帮带子女致富赡养、设立扶贫基金等方式解决脱贫。由企业出资建设安置小区,实施整村搬迁,为全村所有60岁以上老人交纳养老金和合作医疗保障金,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发挥企业优势,建立“百企帮百村”精准扶贫模式。成立“百企精准扶贫联盟”,采取一对一、二对一等多种方式,依据企业帮扶意向,按照因村制宜、一村一策的原则,合理搭配帮扶企业,制定了多种帮扶措施。目前全县已经动员130家企业与124个村实现扶贫对接,覆盖44个省定贫困村、24个新识别库区村和56个集体经济薄弱村。大力推广“富民农户贷款”和“富民生产贷”,截至目前,已发放“富民农户贷款”345户、1367万元,“富民生产贷”19家、6050万元,切实提高了精准扶贫质效。
用好人才优势,探索“在外成功人士+回乡创办企业+贫困户”扶贫模式。立足兰陵县在外成功人士多的优势,将吸引在外人员回乡创业作为2016年“三引一促”等四项重点之一,并积极做好在外成功人士回乡创业与精准扶贫工作的结合文章,将在外人员回乡创办企业逐渐打造成党委政府脱贫攻坚战的重要阵地。今年以来,通过开展精准对接,强化服务保障,共有47家回乡企业与近1000名贫困人员建立了帮扶关系,涉及工业、农业、服务业等各行业领域。南桥镇在外成功人士远义广创办的红花防水建材有限公司,吸纳当地25名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员实现就业,通过申请富民生产贷,让贫困户参与分红,年内能够帮助50户贫困户脱贫;公司清洁工、厨师、保安等岗位为17名贫困人员提供了就业,其中残疾贫困人员12名,每月收入近1500元。芦柞镇李阔海创办的商贸公司把扶贫产业项目资金17万元投入大蒜加工,以股金形式量化到无劳动能力的12户贫困家庭,每户保底分红不低于1400元。
发挥慈善优势,探索建立“爱心扶贫超市+爱心人士+贫困户”模式。为汇聚社会爱心善举,整合慈善资源,形成扶贫帮困合力,我县创新兴建了兰陵慈善扶贫超市。本着自愿捐赠原则,发动全县党政机关干部职工、社区居民、企业及企业员工进行爱心捐赠。对贫困户生活所需进行摸底统计,建立档案,帮扶责任人持“超商购物卡”以平价购物的方式购置所需物品精准发放到贫困户手中。同时设置24小时捐赠热线,与19个爱心捐助站建立信息共享平台,确保爱心传递供给畅通。目前,共捐助扶贫物品品类141多个,捐赠衣物30余万件,可惠及全县所有贫困家庭。设立精准扶贫慈善基金。引导鼓励企业家认捐扶贫慈善基金,本金由企业自行运作,每年按3%结算升值金,实行专户管理,定向捐赠用于慈善扶贫。
借助外力优势,打造“惠民水站+村集体+贫困户”扶贫新模式。为解决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饮水安全问题,更好的助力精准扶贫,形成常态化的扶贫机制,兰陵县与海尔集团合作实施了惠民水站建设工程,在全国以兰陵为首创试点,打造扶贫新模式。惠民水站收益由村集体和公司“五五分成”,村集体收益一部分用于精准扶贫,按贫困程度精准发放,既有利于壮大村集体经济收入,又可以帮助贫困群众顺利脱贫,真正体现了社会效益。目前全县惠民水站建设数量近1000台,覆盖18个乡镇(街道、开发区),实现收入近120万元,并将逐步惠及更多的贫困群体。(供稿单位:兰陵县扶贫办 编辑:王雅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