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平邑温水镇美丽乡村扛起脱贫攻坚大旗

2017-10-27 10:09:59  来源:国际在线  责编:陈晨

  国际在线生态中国频道消息:近年来,为不断推动全镇各项脱贫工作落到实处,山东平邑县温水镇主动作为,创新思维,让美丽乡村建设融合到脱贫攻坚各项工作中来,通过推动生活方式、引领群众精神、带动共享项目,不断激发贫困群众脱贫内生动力,全力实现村增收、户脱贫目标。

  美丽乡村引领美化人居环境,推动生活方式脱贫。温水镇按照“示范带动、分批发动、整镇域推进”的思路,以村庄连片建设为抓手,以五化达标为保障,新增“户户通”硬化面积158万平方米,在全市率先实现了“户户通”镇域全覆盖,乡村环境整治镇域全覆盖。经验做法被市委、市政府“一号文件”命名为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的“温水模式”在全市推广。今年以来,温水镇又结合扶贫“五通十有”工作目标,通过积极完善基础设施配套,提升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广大群众生活彻底从落后的露天旱厕、垃圾堆、泥泞路围绕中解放出来,实现“环境美”助力群众脱贫。一是新建道路1.1万㎡,完成基础条件较差的村6万㎡的道路硬化找补工作,新划道路标识线92公里;对17处汪塘按照“新建、扩建、提升”进行规划设计,打造集水质净化、休闲娱乐、排水泻洪、环境改善多功能于一体的生态环境景观带;率先试点旱厕改造增点扩面,今年计划完成6360户,目前已完成6001户。二是投资22.3万元,改造提升方兴、务本等7个村庄文化广场;投资6.5万元,新建务本、方兴等6处乡村大舞台;在东武安、宋河等28个村建设综合服务中心,将党员活动室、便民服务室、综治服务平台功能整合,配套完善阅报栏19处,健身器材、音箱等设施设备30余套,实现村委服务高效、村民活动便利。三是补植各类绿化苗木6.5万棵,安装绿化带护栏1.2万米,彩化面积2.7万㎡,美化砖型墙裙1万㎡,粉刷外墙6.3万㎡,有效提升了村居整体景观;连片打造了小河、小张庄等村“入村花海”,彰显了独具温水特色的“多彩田园”美景。

  美丽乡村助力深化人文建设,引领群众精神脱贫。扶贫先扶智,温水镇从解决贫困村民众的思想观念问题入手,把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政府引导,群众参与开展精神文化活动的原动力,把为村民送文化、种文化作为扶贫工作的重点事项,实现“心灵美”助推群众脱贫。一是积极争取上级优惠政策,新建农家书屋15个,为各村更新配送图书5000余册,涵盖农业技术、医药保健、政治、法律等;为贫困村免费送戏14场,为28个村每月送一场科教、爱教影片,组建广场舞队伍28支,邀请县文化馆舞蹈专家进行培训辅导,丰富了乡村文化生活。二是完成镇标及13个村村标设计工作,提升美丽乡村整体品味;将文化古迹作为村居美丽乡村建设重要切入点,围绕文化古迹进行美丽乡村配套建设。三是开设扶贫科技讲堂,开展电商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实施远程诊疗和专家辅导,已举办电商、农业特色产业等专题培训班7期,培训贫困户和科技带头户500余人次。四是积极推进移风易俗工作,通过宣传栏、村村响喇叭、微信、倡议书等方式大力宣传丧事喜事简办,转变群众思想;深入开展四德工程建设,组织“好婆婆”“好媳妇”评选等活动22项,创新孝善养老新模式,向每位70岁以上老人的子女按每月不低于100元的标准收取孝善基金,镇财政按照每人每月不低于10元的孝善基金奖补,同时向企业募捐资金补充孝善养老基金,彻底解决贫困老人养老问题。

  美丽乡村带动共享项目资源,实现增收脱贫。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为载体,结合全域旅游,一村一品进行打造,导入休闲、旅游、采摘、餐饮等功能的观光休闲农业和扶贫致富项目,进一步助力农民增收脱贫。一是大力发展美丽乡村农业旅游。将美丽乡村农业项目作为带动贫困户增收的重要来源,全镇现有五大美丽乡村农业基地基地:一是占地660亩,总投资达到600余万元仁孝北美海棠基地。基地建有80个设施蔬菜大棚,繁育30余个品种120余万株海棠,年收益可达560万元以上,解决本地群众150多人就业,年增加农民收入100多万元;二是投资700万元,建设49个高标准钢结构蔬菜大棚的仁孝花园无公害蔬菜基地,年产值达500万元,带动50余户大棚种植户以及300多户周边村民实现就业,起到了良好的脱贫致富效果;三是占地千亩太平牡丹园基地。采取“企业+家庭农场+基地+农户”经营模式,年销售收入800万元的产业化规模,带动周边200户居民就业致富;四是占地200亩永西猕猴桃基地。三年进入盛果期,亩产值2万元以上,带动40户就业致富;投资200万元康和食用菌示范基地。基地现已成为平邑县最大的食用菌研发生产基地,年实现销售收入900万元,带动解决周边80户村民就业问题;五是占地3.2万亩优质大蒜示范基地。采取生产基地+农户—技术服务—产品销售三位一体的模式在仁孝、梭庄、北温水进行连片打造,年均产生经济效益可达1.8亿元,8000余户群众通过大蒜种植拓宽了增收渠道,实现了脱贫致富。同时,规划在浚河以北地区形成集特色采摘、农业观光、农事体验为一体的休闲观光田园综合体,预计年可创造经济效益1000余万元,带动1000余户贫困户增收。二是科学布局扶贫项目。结合各村美丽乡村建设实际情况,按照种植、光伏、配套、金融四大类,统筹布局扶贫项目。近年来,温水镇共实施各类扶贫项目33个,目前已全部完工。依托美丽乡村建设与蒙山大旅游功能对接区位优势,大力推进种植项目扶贫。在仁孝、花园、丰源等7个旅游资源较好的村庄实施扶贫大棚、黄桃种植基地等项目16个,共计建设各类大棚175个,相关村村集体年可增收40余万元,带动320余户贫困户增收;依托美丽乡村建设规范村居布局的规划优势,大力推进光伏项目扶贫。在西围沟、小河等改造后办公室场所适合安装光伏板的6个村实施光伏扶贫项目,相关村集体年可增收约15万元,带动220余户贫困户增收;依托美丽乡村建设户户通优势,大力推进田间路配套扶贫。在梭庄、永太、围沟等10村进一步实施生产生活路项目,提升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依托美丽乡村建设提档升级优势,大力推进金融扶贫。在西纯、东城等4个村实施互助社脱贫项目,在南马、南林实施电商扶贫项目,互助社及电商收益按比例向村集体、贫困户分红,带动80余户贫困户,实现村增收、户脱贫。(供稿单位:临沂市扶贫办 编辑:刘宝红)

分享到:
  • 联盟单位中国生态文明网
  • 联盟单位世界自然保护联盟
  • 联盟单位国际野生物贸易研究组织
  • 联盟单位世界自然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