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生态中国频道消息:10月22日,在山东省兰陵县矿坑镇朱柳屯村,郭宝坤大爷正和老伴在自家的大棚里收获辣椒,青绿色的菜椒,新鲜饱满,长势喜人。“现在好啦,赶上了政府的好政策。”提起扶贫大棚,郭大爷露出了朴实的笑脸。
贫困户郭宝坤大爷做过股骨头坏死手术,不能外出打工,以种田为生。以前在地里种植小麦、玉米等作物,看天吃天,一亩地年收入一两千元,每年还要靠外出打工的子女补贴生活,日子很拮据。去年,村里宣传了“免担保、免抵押、政府贴息”的富民农户贷,听到这一好政策,郭大爷立马办理了2万元农户贷,在自家地上建起了3亩蔬菜大棚。第一年,大棚收益就很可观,不仅还清了贷款,还额外有一万元收入。郭大爷的老伴郑大娘,农忙的时候在地里帮忙,不忙的时候还可以到村里的“扶贫车间”干零活,缝制汽车坐垫,每天能有四五十元收入。
为了保障大棚的收入,村里配备了专业人才进行种植技术指导,大棚的蔬菜有经销商直接到地头来收,现在郭大爷的三亩大棚,每年稳定获得的纯利润超过3万元,不出家门就实现了脱贫致富。
每每谈起生活的巨大变化,郭大爷和郑大娘都有所感慨:“感谢政府的好政策,让我们老两口能过上好日子。现在好了,我们不光不要子女补贴,平常还能经常给孩子们钱零花。”对现在的生活状态满意,是大爷大娘最大的感受。谈及以后的心愿,郭大爷说,等村里在建的高温棚建好,要再包两个高温大棚,在村里的带领下进一步致富。
扶贫车间,高温大棚……一个个利民富民的生态产业扶贫好政策、好项目在山东省兰陵县矿坑村的朱柳屯落地开花,带领村里的贫困户走上致富路。“我们村有20多年种蔬菜大棚的经验,现在在政策支持下,我们村实现了规模化、集约化、规范化种植,共400亩土地。下一步,我们打算打造一个集休闲、娱乐、采摘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让大家能吃到新鲜、无公害的蔬菜水果,让农户收入进一步提高,习主席提出的全面小康路我们一定能提前实现!”在扶贫投入不断加大,帮扶政策不断出台的脱贫攻坚背景下,朱柳屯村支部书记李长青满怀希望、信心满满的说道。(供稿单位:临沂市扶贫办 编辑:刘宝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