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水富民新篇章 黔南州盛世治水新跨越

2017-08-09 08:49:43  来源:国际在线  责编:陈晨

  国际在线生态中国频道:水作为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自古以来就以其动静不羁的个性影响着人类发展的历程。

  黔南州水资源相对丰富,总长约5000公里的河流、多年平均达1273毫米的降雨、327.7亿方的年总产水量,亘古延绵之水养育了勤劳、善良、生生不息的黔南各族儿女,孕育了浓郁而独特的黔南民族风情。然而,特殊的喀斯特岩溶地貌、降雨的时空分布不均,使得黔南的江河动静不羁,水多、水少、水脏等水问题成为制约我州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

  水治则天下宁。从过去“小水大灾”、洪水泛滥,到现在“大水小灾”、有序应对,剑江、涟江、都柳江……一条条安澜的江河见证了黔南水利60年的辉煌成就。高车水库、茶园水库、……一个个重点工程筑起了新黔南一个又一个治水丰碑。

  兴水利,除水害,盛世治水翻开了崭新篇章——60年水利建设实现历史性跨越,科学治水方略不断完善,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加快转变,水利改革发展取得新突破,民生水利带给百姓越来越多的实惠,水利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支撑和保障。

  一、从“掘地为塘”起步

  翻开黔南州水利发展的历史,改革开放以前,黔南州水利工程数量少、设施简陋、功能简单。历代所遗留下来的简易小型水利工程或毁或废,在十年“文化大革命”那场浩劫中,由于疏于管理,或损或废,大都发挥不了多少作用。到1978年,全州水利设施的仅保留部分简易的自流农灌和蓄水设施,且蓄水工程也以简单的“掘地为塘”为主要形式。全州有效灌溉面积仅为109.03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37.4%,蓄水总库容1.89亿立方米。仅有约37万人依靠水利设施解决基本用水困难,其余约占总人口87%的人口主要依靠自然形成的有限水源,干旱季节大都需要翻越数公里山路找水喝。到1978年底全州水电总装机仅2.59万千瓦。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黔南州的水利建设有条不紊地开展起来。首先是组织群众对原有水利设施进行修整、恢复,使其在农业生产中发挥新的效益。同时,水利部门深入农村,因地制宜对一些省时省工、立竿见影的小型水利工程进行投入,不仅效益显著,而且有力地调动了广大群众兴修水利的积极性。“文革”结束后到上世纪80年代,黔南州以兴建水库、增强水资源控制能力为主,以治水改土为中心,进行山、水、田、林、路、电、村的综合治理,水利开发的战略从单一向综合方面发展。这一时期,兴建了一批技术性强、施工艰巨、质量较高的水库,坝型设计也从原来的土坝发展为石拱坝。进入90年代后,水利部门引进了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水利建设管理理念,加强了水利工程的效益管理。同时,随着城乡建设节奏加快,水利设施除了兴建塘、坝、沟、堰等农灌设施外,还增加了人畜饮水、城乡供水、防洪排涝、水保生态建设、水源地保护等丰富的内容,为改善城乡人民生产、生活条件创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进入二十一世纪后,水利建设空前盛大,水利投入逐年成倍增长,2015年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水利建设形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传统的服务“三农”逐步转为服务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以水生态文明建设为引领、以落实最严格水资源为核心、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科学调配水量分配制度为手段的现代水利建设形式逐步走向成熟。

  二、治水富民新篇章

  “十五”以来,黔南州水利工作以解决工程性缺水为中心,努力探索由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的转变。黔南水利人踏遍千山万水,走进千家万户,历尽千辛万苦,以满腔热血和赤胆忠诚为群众谋水利,取得了丰硕成果,使“十五”以来的15年成为我州水利事业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水利投入最多、发展速度最快、群众受益最明显的重要发展时期。

  这一期间,全州建成了都匀茶园、独山谭尧、福泉高车水库、瓮安杜仲河水库等一批骨干水源工程,建成了罗甸双河口、荔波大七孔等一批大中型电站,全面启动了农村饮水安全、瓮福大型灌区节水改造及续建配套等工程。全州水利总投入达近140亿元,年均投入为“九五”期年均投入的8倍,占改革开放30年来总投入的一半以上。全州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285万亩,建成烟水工程灌面67.8万亩;解决农村人饮困难421.59万人;累计治理河道总里程长达282.6公里,累计完成病险水库治理129座。城市和重点防洪城镇的防洪能力显著提高,每年的防洪减灾效益上亿元。其中都匀茶园水库的建成将州府都匀市的防洪标准由不到10年一遇提高到50年一遇。

分享到:
  • 联盟单位中国生态文明网
  • 联盟单位世界自然保护联盟
  • 联盟单位国际野生物贸易研究组织
  • 联盟单位世界自然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