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得瑞:河长是个什么“官”

2017-08-09 10:20:26  来源:国际在线  责编:陈晨

  国际在线生态中国频道:河长制是依据现行法律法规,以问题为导向,落实地方党政领导河湖管理保护主体责任的一项制度创新。通俗的讲,就是每条河流都有了责任人,每条河流都有人管。

  “河长制”迈出从“部门制”向“首长制”关键一步。就像米袋子省长负责制、菜篮子市长负责制一样,“河长制”可以说是“水缸子”首长负责制。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担任“河长”,成为河流管护第一责任人,督促下一级河长及相关部门完成河流治理和生态保护任务,最大程度整合各级党委政府执行力,有效弥补了以往多部门分管、“九龙治水“的不足,最大程度凝聚了治水合力。有人说,河长就是管理河里的污染。杨得瑞说,其实不然,河长的职责包括水资源保护、水域岸线管理、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等多个方面。治水是个复杂的问题,靠一个部门、一项措施单打独斗不行,必须坚持问题导向,上下游、左右岸系统治理,这就需要河长牵头统筹,综合施策。

  最大程度整合各级党委政府执行力,有效弥补了以往多部门分管、“九龙治水“的不足,最大程度凝聚了治水合力。

  “河长制”迈出从“部门制”向“首长制”关键一步。就像米袋子省长负责制、菜篮子市长负责制一样,“河长制”可以说是“水缸子”首长负责制。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担任“河长”,成为河流管护第一责任人,督促下一级河长及相关部门完成河流治理和生态保护任务,最大程度整合各级党委政府执行力,有效弥补了以往多部门分管、“九龙治水“的不足,最大程度凝聚了治水合力。有人说,河长就是管理河里的污染,其实不然,河长的职责包括水资源保护、水域岸线管理、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等多个方面。治水是个复杂的问题,靠一个部门、一项措施单打独斗不行,必须坚持问题导向,上下游、左右岸系统治理,这就需要河长牵头统筹,综合施策。

  “洋河长”是“民间河长”的一种形式,从已有的政策规定来看,“河长”并没有国籍限制,热心河湖保护治理的人都可以成为“河长”。

  鼓励社会公众参与、共同保护河湖是实施河长制的一大亮点,“民间河长”“企业河长”“百姓河长”等在各地兴起。一些地方聘请外国人当河长,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洋河长”。“洋河长”是“民间河长”的一种形式,从已有的政策规定来看,“河长”并没有国籍限制,热心河湖保护治理的人都可以成为“河长”。目前,已有来自英国、荷兰、波兰、南非等不同国家的“洋河长”,主要开展河道日常巡查、河道垃圾清理、河道周边企业排污监督、及时上报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等。“洋河长”多是志愿者,有一些“洋河长”是当地的民宿(洋家乐)业主,在维护身边水环境、保护秀丽风景的同时也将从中受益。杨得瑞说,需要强调的是,“民间河长”“企业河长”不能代替行政河长的职能,各级“官方河长”依然要积极履行职责,发挥好“民间河长”“企业河长”的积极性,把河流管理和保护得更好。

  长江黄河这样的大江大河,跨越了若干个省份,按照目前的制度设计,要分级分段设立河长,由流经省份的省级领导担任,负责协调省内相关工作。

  长江黄河这样的大江大河,跨越了若干个省份,按照目前的制度设计,要分级分段设立河长,由流经省份的省级领导担任,负责协调省内相关工作。根据我国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国务院水利行政主管部门是全国河道的主管机关,大江大河省级之间的水事矛盾,由大江大河所在的流域管理委员会或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协调。水利部、环保部印发的文件也提出,对跨行政区域的河湖要明晰管理责任,统筹上下游、左右岸,流域管理机构、区域环境保护督查机构要充分发挥协调、指导、监督、监测等作用。

  河长制核心是党政首长负责制,破除体制顽疾,改变‘环保不下河,水利不上岸’的尴尬。党政首长领衔的“河长制”,正在与成千上万“民间河长”形成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互推互促格局。

  目前,在一些先期开展河长制工作的地区,河湖治理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如浙江省2013年实施河长制开展“五水共治”以来,近两万名省、市、县、乡级河长全力以赴开展河流治理,全省共消灭6500公里垃圾河,整治“黑臭河”超过5100公里,垃圾河、黑臭河变成了景观河、风景河。家门口的河流干净了,环境优美了,臭气消失了,老百姓的幸福感倍增,纷纷为各级河长点赞。“十二五”期间,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水利部门以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为抓手,大力推进水资源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就。第一,严格落实“三条红线”,督促各地不断强化水资源保护。根据监测资料,2015年全国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达标率70.8%,超额实现了国务院确定的2015年达标率提高到60%的目标。第二,启动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安全达标建设。“十二五”期间,建立重要饮用水水源地核准公布制度,完成全国城市饮用水源地饮水安全保障规划,制定《全国重要饮用水水源地达标评估技术指南》,组织开展重要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建设。第三,加强了水功能区水质的动态监测。实施了国家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项目(2012-2014年),建成了取用水、水功能区、大江大河省界断面等三大监控体系。第四,强化了河湖管理工作。开展中小河流治理,严格入河排污口审批监管,进行河湖管护体制机制创新试点,在控制废污水直排入河,清除河道、岸坡垃圾,消除河湖水体污染等方面都取得明显成效。(供稿单位:国家水利部 编辑:王雅茹)

分享到:
  • 联盟单位中国生态文明网
  • 联盟单位世界自然保护联盟
  • 联盟单位国际野生物贸易研究组织
  • 联盟单位世界自然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