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梁平区把“文化+”融入乡村建设 唤醒沉睡的乡村文化

2018-09-26 11:13:30  来源:经济日报  责编:陈晨

  经济日报讯:如何利用优秀传统文化为乡村振兴提供动力?在重庆市梁平区,当地依托乡土文化资源富集的优势,通过各种方式挖掘和传承,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融合,逐渐走出一条乡土文化与乡村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之路。

  梁平区金带镇滑石村地处高梁山山麓,曾经是个产煤村,家家户户靠挖煤为生。最近几年,村里的煤矿陆续关停,村民们把发展目光投向了当地的文化资源,从“挖煤矿”转向“挖文化”。记者在村里看到,古战场遗址——滑石寨经过修复建设后变身旅游景区,梁平抬儿调、癞子锣鼓、梁山灯戏等6个文化遗产项目正在舞台上展演,吸引了众多游客观赏和互动。

  文化资源的挖掘利用,让村民们尝到了甜头、有了盼头。“高峰时每天有2万多名游客来村里观看非遗表演。”滑石村党支部书记刘运祥说,滑石古寨的修复以及非遗项目演出,既守护了优秀文化根脉,也带动了村里的文化旅游业,“村民的增收渠道更加多元,既有土地流转的租金,也有开办农家乐的经营收入,还有参与文化表演的工资收入,算下来,现在村里户均年增收超过1万元”。刘运祥说。

  像滑石村这样“文化兴村”的例子在梁平区还有很多。据了解,梁平区是重庆文化大区,拥有各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00多项,被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近年来,梁平区着力唤醒沉睡的乡村文化资源,把“文化+”融入乡村建设发展当中,涌现出了一批富有文化魅力的美丽乡村。

  梁平区实施了优秀乡土文化挖掘传承创新行动和乡村文化供给优化升级行动。一方面,开展乡村文化遗产资源普查,对蟠龙扈家村、虎城猫儿寨等古村寨、古民居进行保护利用,建立“农耕文化陈列室”和10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并大力引导社会资源投资乡村文化产业发展;另一方面,加强乡村公共文化设施和服务建设,夯实乡土文化人才队伍,常态化开展文化下乡活动,不断丰富乡村群众文化生活。

  在政府部门的引领下,村民参与乡村文化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明显增强,如梁平区礼让镇老营村村民贺志灿放弃了在外的高薪收入,返回村里对濒临失传的“癞子锣鼓”传统文化技艺进行传承和创新。“结合时代要求对优秀乡村传统文化进行传承创新,增强了村民的归属感和自豪感,乡村振兴才有了内生动力。”贺志灿介绍,通过走访民间老艺人,他不仅收集整理了上千首癞子锣鼓曲谱,编写出版了梁平癞子锣鼓教材,还新创作了几百首新曲目,并组建癞子锣鼓队到各地参与文化演出,深受群众喜爱。如今,贺志灿的癞子锣鼓队已经从最初10多人的家庭班发展到了3000多人。(记者 吴陆牧 刘娅莎)

分享到:
  • 联盟单位中国生态文明网
  • 联盟单位世界自然保护联盟
  • 联盟单位国际野生物贸易研究组织
  • 联盟单位世界自然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