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度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位列全省前四,2021年获得“最具生态竞争力城市”奖牌。刚刚过去的一年,江西省吉安市生态环境保护又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2021年,吉安市以改善生态质量为核心,以凝聚绿色发展共识为目标,以推进生态环保督察问题整改为抓手,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着力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助力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朋友们都羡慕我,生活在花园里”
徜徉在吉安庐陵生态公园的市民周先生,对独具吉安特色的生态美景赞叹不已,不停用手机拍照,发送朋友圈。“朋友们都羡慕我,生活在花园里。”周先生表示。
吉安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华程介绍说,近年来,吉安持续深入开展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在青山绿水间绘就生态画卷。
吉安聚焦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不稳定的短板弱项,强化颗粒物、VOCs协同控制和区域协同治理,推进扬尘、VOCs、秸秆焚烧、移动源污染专项治理。2021年,吉安全市环境空气质量均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市中心城区国控站点PM2.5浓度均值为27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为98.1%,污染天数比2020年减少13天。
为打好碧水保卫战,吉安综合运用风险预警、通报督办降类断面整治工作,深入开展月度不达标断面上溯5公里入河排污口溯源整治,确保一泓清水入江河。同时,探索赣江流域吉安段跨县区、多部门生态环境保护联合执法模式,深化跨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综合监管协作机制,及时有效打击水污染违法行为。截至2021年底,吉安全市37个断面水质优良率100%,县级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100%,13个赣江干流断面全部达到Ⅱ类,国家考核断面排名全省第一。
吉安坚守土壤安全底线,动态管理涉镉涉重金属污染源排查整治清单和土壤污染、危险废物重点监管企业名单,及时更新疑似污染地块名单和污染地块名录,全力推进污染地块风险管控与修复,全年完成土壤污染重点监管企业隐患排查14个、在产高风险企业隐患排查企业10个,全市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93%,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0%以上。
从“光头山”到“绿满山”,环境整改惠民生
青原区湖坵采石场曾经是一片光秃秃的山头,如今种上了油茶树、松树、井冈蜜柚等,铺上了草皮,景色与四周山林融为一体。据了解,青原区聚焦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启动实施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工作,落实资金1897.71万元,修复损毁林地10.76万平方米。
湖坵采石场实现从“光头山”到“绿满山”的嬗变,是吉安狠抓环境问题整改的一个缩影。吉安统筹历年生态环境突出问题,聚力“清零”存量,完成中央、省第一轮生态环保督察及“回头看”、“绿盾”专项行动以及长江经济带、省生态环境警示片反馈问题整改144件,达到序时进度63件,整改覆盖率达100%。
同时,吉安全力减少增量,立行立改推进第二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完成518个矿山生态环境问题整改;第一时间梳理整治永丰县循环经济产业园反馈问题,20项整改措施目前完成了13项。
吉安市还强化监管,严查环境违法行为。2021年,吉安全市完成行政处罚案件275件,同比上升53.7%;处罚金额3037.31余万元,同比上升257.4%。
示范引领,凝聚绿色发展共识
吉州区竹笋巷社区成功入选生态环境部绿色低碳社区优秀典型案例。“改造后的小区井然有序,面貌焕然一新,亲戚朋友来了都说像走进了公园。”日前,市民谭富林这样说。
竹笋巷社区绿色低碳发展的效应,带动了吉安绿色低碳发展的热潮。
吉安加快低碳转型,启动非发电行业重点排放核查,推进国家级低碳试点城市评估工作,完成53家温室气体排放重点企业的数据填报任务。通过运行吉安碳普惠微信小程序、开展碳中和会议培训等,推动线上线下碳普惠示范活动,已有5600多人关注并体验碳普惠小程序。大力推广碳中和,实现中和碳排放量5325千克。
吉安市加强绿色引领。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创建国家“两山”实践创新基地1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市)3个、省级绿色低碳示范县4个、省级低碳旅游示范景区3个、省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3个、省级生态县(市、区)8个。(中国环境报记者 张林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