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发展的一个力证

2021-12-28 13:58:03  来源:经济日报  责编:陈晨

  近年来,北京的观鸟群体不断壮大,许多人都关注着这些与人类共生的小生灵,也发现了都市中的桃花源。

  北京是一座拥有2000多万常住人口的超大城市,如何平衡、协调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对这座城市治理的一大考验。

  大考面前,北京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将生物多样性作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目标和手段,给自然生态留下休养生息的时间和空间,推动生产和生活方式的绿色转型和升级,从保护自然中寻找发展机遇,实现了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双赢。

  注重人文关怀,营造和谐生态。近年来北京通过两轮百万亩造林绿化、郊野公园建设及河湖湿地恢复,拓展了绿色生态空间。在这过程中,高速公路为古树群绕道、冬奥赛区建设精准施工、为世界“最孤单”葡萄找伴、为救一只普通秋沙鸭出动消防员、建设完成了一批生物多样性保育小区,为营造适合鸟类及野生动物生存繁衍的栖息环境,用疏密伐除的废弃树干、枝条制作人工鸟巢、昆虫旅馆等。一桩桩生动的事件,取舍之间,彰显了这座城市的绿色发展观,也将北京打造成为世界知名的“生物多样性之都”。

  坚持制度先行,做到生态保护优先。2021年6月5日,《北京市生态涵养区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条例》正式实施,明确提出北京建立健全生态涵养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制度。这是我国首部省级层面对特定功能区的立法。从此,北京绿色发展又多了一道法治“屏障”。自然保护地是生态建设的核心载体和生物多样性最富集的区域,也是野生动植物栖息地中最重要、最精华的自然生态空间。经过一系列的努力,目前,北京有自然保护地79处,总面积超过36.8万公顷。2500余种动植物,绝大多数都分布于北京的自然保护地。

  大力推进绿色产业,让生态经济成为建设美丽北京的有力推手。北京市积极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以此减少对生物多样性的压力。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优化产业结构,提升绿色产业比重,加快基础设施绿色转型和升级。北京实现了高水平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也推动了观鸟经济这样的绿色产业大力发展。(作者 观 苹)

分享到:
  • 联盟单位中国生态文明网
  • 联盟单位世界自然保护联盟
  • 联盟单位国际野生物贸易研究组织
  • 联盟单位世界自然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