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激发浙江乡村民宿新活力

2018-12-19 13:51:21  来源:新华网  责编:陈晨

  新华网讯:12月9日,由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的2018年度白金级、金宿级民宿集中评审工作在杭州进行。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杨建武莅临指导,旅游学者、相关部门人员、民宿主以及消防、公安、食药监、环保等专业人员组成的评审组分批对八十家民宿进行了评审。

  民宿为民 明确产业本质特征  

  近年来,浙江乡村民宿蓬勃发展。截至目前,全省拥有民宿1.6万余家,总床位超15万张,年营业收入超50亿元,直接就业9.8万人,形成乡村产业兴旺、农民增收致富的新增长极、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载体和“诗画浙江”的金名片。

  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杨建武说,浙江民宿产业发展走在全国前列,浙江省各地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积极推动民宿经济发展,近五年来,全省11个市和63个县(市、区)陆续制定并实施民宿相关政策文件达120多个。在立法、制度、政策的综合保障下,浙江民宿发展进入快车道。

  杨建武表示,民宿为民惠民是其本质特征,更要民办民享。因此,无论是引进外来投资还是返乡创业、留乡守业,都必须坚持以富民强村为中心,一定要让原住民得实惠,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民宿有主,既要有主人,也要有主题”“民宿要融,既要融住游一体,也要融城乡一体”“民宿重情,既要求真情,更要讲情怀”等发展理念,已成为全省文化和旅游系统积极探索和创新实践,正确引领民宿行业科学有序发展的行动指南。民宿投资要控制,切忌一味追求硬件设施的高端;要关注运营,将乡村生活、民俗风情、文化体验与民宿建设融为一体;要讲究民宿的温馨和温情。

  文旅结合  激发产业发展新活力

  评审现场,参评的民宿业主分组进行了演讲汇报和答辩,创业过程各有不同,却有着许多相通点,有不忘初心的情怀,亦有乡土文化融合的创新。

  “带动村里的农家乐向民宿转型,迎来跨越式发展契机”,这是评审现场的行业专家对杭州临安天目山镇月亮桥村村主任、临安月亮工坊精品民宿负责人张卫荣的评价。张卫荣说:“目前在月亮桥村,由闲置农房改造成的特色民宿就有10幢,村民经营的‘月亮工坊’民宿集群已初具规模,并开始打出品牌,这不仅盘活了农村‘沉睡资源’,也增加了村民和集体的收入。”

  当被问起为什么要在义乌经营民宿时,义乌佛堂镇景澜·双林精舍负责人翁婷婷回答:双林精舍所在的徽派老宅是从富阳整体移建而来,老宅原名‘树德堂’,其古训家风就是乐善好施和父慈子孝,这与义乌‘乌伤文化’中所蕴含的‘孝道’不谋而合,同时融合了古镇、老街、灵渠、老宅等地域元素,希望旅客在义乌也能有历史的文化体验。”

  年轻夫妻余家富与唐陈飞在老家衢州常山建成民宿“村上酒舍”,融入了当地的古法酿酒文化,衍生了高山农作物伴手礼。

  本次民宿评审的评委、君亭酒店执行总裁甘圣宏表示,民宿不是简单的一种住宿业态和普通的旅游产品,它是展示浙江文化的窗口和延续传统优秀文脉的重要节点。不少申评的民宿业主在多个城市不同行业打拼数年,有着宽阔的文化视野和丰富的人生阅历,成为了文化的守护者、传承者和弘扬者,挖掘出了民宿所在地文化资源和内涵阐释,创造出了浓郁的乡土文化氛围,造就了千姿百态的特色民宿。

  评审创新 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

  经过几年的探索、实践和不断完善,浙江民宿评定工作已经形成了一套专业、系统、严格、完善的流程体系。由企业自愿申报,专家前期辅导,举荐人制度,市县初检,再到省级专家集中评审,现场对标检查,最终综合评定完成,层层推进,环环紧扣,确保评定与建设、标准落实与民宿品质提升的有机对接。

  “今年的集中评审环节颇有创新。评审组由旅游学者、相关部门人员、民宿业主、酒店、消防、公安、食药监、环保等专业人员组成;申评的民宿业主的陈述严格遵循八分钟规定,除介绍基本情况外,需突出产品独特性与创新性、特色文化与主题、主人特质与内涵、示范引领与带动、品牌建设与管理等亮点方面;在答辩交流环节,多方直面民宿设计创意、经营思路、示范引领、经济带动、投资状况等隐性情况,对申评的民宿形成初步了解和印象,为现场对标检查奠定基础。”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调研员吴健芬认为,整个评审过程公平、公正、公开,全程录音,倒计时提示,交流直截了当,还专设监督旁听席,各市县民宿管理人员、民宿相关者全程列席。

  据悉,此次评审工作对照浙江省出台的《民宿基本要求与评价》对标审核。会后,根据此次评分情况,省文化和旅游厅还将组织专家团赴候选民宿单位实地考察,最终评选出2018年度白金级、金宿级、银宿级民宿。(作者 陈子阳)

分享到:
  • 联盟单位中国生态文明网
  • 联盟单位世界自然保护联盟
  • 联盟单位国际野生物贸易研究组织
  • 联盟单位世界自然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