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生态文明理念走向世界 十二届生态文明国际论坛在美举办

2018-05-04 17:45:51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责编:陈晨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3

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副会长、生态旅游分会常务副会长、研究员王春益参加对话交流

中国的生态文明理念与实践

  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也造成了较大的生态欠账。现实和国际经验告诉我们,传统的粗放型发展方式已难以为继,资源环境的承载力已经达到或接近上限,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正确选择。

  中国坚定不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锐意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全国上下、各地各级、各行各业积极探索、创新实践,大力度解决水土气等突出生态环境问题,,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绿色发展,并积极参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为共同推进全球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事业做出积极贡献。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一系列新理念、新要求、新目标、新部署,为提升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提供了根本指导和根本遵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要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为人民创造良好生态生活环境和生态产品”等理念,深入人心、深得民意。2018年3月,生态文明写入中国宪法,成为国家和人民的意志,成为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国策。国内国际普遍反映,这几年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力度最大、举措最实、推进最快、成效最好的时期,人民群众有了更多的获得感。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4

与会人员合影

中国是全球生态文明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和引领者

  中国深度参与和引导着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中国是最早通过立法程序批准《巴黎协定》的国家之一,也是最早向联合国提交应对气候变化国别方案的国家之一。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中国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落实减排承诺。早在2015年中国就承诺,将于2030年左右使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并争取尽早实现。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不断为全球低碳经济做出积极贡献,一方面提高政策透明度以增强互信,另一方面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持助力其他发展中国家转型升级发展模式。早在2015年12月,中国人民银行推出绿色金融债券,目前,中国的绿色债券市场目前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绿色债券市场,同时中国还创造了全球最大的碳排放交易体系。中国于2017年9月初启动了传统能源车停产停售时间表研究,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和消费国。通过不断创新和发展,中国事实上已经在环境保护、可再生能源利用和绿色金融等领域成为全球标杆。中国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5年来,已经有8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同中国签署了合作协议,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源于中国,但机会和成果属于世界,中国不打地缘博弈小算盘,不搞封闭排他小圈子,不做凌驾于人的强买强卖,国外有的少数人和个别媒体认为,“一带一路”在给沿线地区和国家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会给当地生态环境造成威胁,但事实绝不是这样的。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是绿色发展之路,与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国际合作,中国企业严格执行当地生态环境保护要求,拿出去的都是先进的高新技术,更不是输出落后产能,是建设山清水秀、清洁美丽的世界,确保共同生态环境安全,当前,中国已经在节能环保、可再生能源利用领域成为世界领导者。中国正在积极推动生态文明理念“走出去”,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解决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做全球生态文明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和引领者。

  生态文明是中国的,也是世界和全人类的。(图文供稿:中美后现代研究院王治河教授 编辑:王风云 王颖)

分享到:
  • 联盟单位中国生态文明网
  • 联盟单位世界自然保护联盟
  • 联盟单位国际野生物贸易研究组织
  • 联盟单位世界自然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