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下一站:打造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2017-12-15 09:59:51  来源:南方日报  责编:陈晨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文章内容

深圳城市景观

  南方日报讯:12月8日-9日,首届中欧蓝色产业合作论坛在深圳举行。论坛上,落户在大空港片区的中欧蓝色产业园揭幕;深圳宣布成立规模为500亿元的深圳海洋发展基金。由中国与欧盟及相关国家蓝色产业机构、政商人士发起的“国际蓝色产业联盟”发出倡议,共同聚焦蓝色经济发展,共同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共同参与海洋全球治理,共同实现人类蓝色愿景。

  此次论坛是落实中国—欧盟第18次领导人会晤成果,深化“中国—欧盟蓝色年”合作计划的重要实践。来自欧盟10余个国家的60多名代表和国内近300位海洋领域企业负责人和专家学者聚首深圳。今年5月,《全国海洋经济“十三五”规划》提出将深圳建设成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为这座创造了无数奇迹的城市注入了新的动力。

  定位 在国家海洋战略中屡获提升

  何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这一概念的推动者,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海上丝路研究院秘书长张春宇认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应该具备以下特征:在航运领域应该是全球的中心,港口物流行业在全球相对领先,海洋科技高度发达,海洋金融和海事法律等高端服务业领先,在全球海洋治理中扮演重要角色,且该城市附近区域经济发达。最关键的是,这个城市应是一个宜居、宜业、竞争力十足、吸引力十足的城市。

  深圳地处南海之滨、拥有1145平方公里的海域面积和超过260公里的海岸线,辽阔的海域连接南海及太平洋,是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城市,也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城市。这里区位条件优越、经济基础雄厚、市场主体活跃、营商环境优良、创新创业充满活力。更为重要的,深圳是南海周边的超大型城市,未来南海的综合开发和共同开发也将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核心领域。深圳有责任、有能力在我国建设海洋强国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基于各种内外部因素,深圳继2011年被确定为国家“海洋经济科学发展示范区”,2016年12月成为全国首个海洋综合管理示范区后,在落实国家海洋战略领域的地位再获提升,于今年5月在国家发改委和国家海洋局印发的《全国海洋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成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使命光荣,挑战巨大。

  建设 科学理念追求人海和谐

  “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如何建设?目前,相关规划的前期研究、专项研究已陆续启动。深圳市规划国土发展研究中心副总规划师周丽亚介绍,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首先要坚持“生态用海、生产用海、生活用海”的“三生”科学用海理念,充分考虑海洋防灾安全、海洋生态保育、海洋创新空间营造、滨海生活场所塑造,在湾区城市群中构建海洋、园区、人深度融合的高品质海洋产业基地,重新定义人海和谐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刚刚揭幕的中欧蓝色产业园便将是一个践行海洋生态文明的新标杆。针对抵御风暴潮、海水入侵、内涝、台风、净水、红树保育、机场候鸟等要求,园区提出防潮韧性海岸、海绵双层河道、抵御台风之城、湿地生境保育等因地制宜的应对措施,形成完善的海洋生态系统,探索河口生态设计的标准规范。

  海洋生态文明需要更多的示范来破题。按照《深圳市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实施方案(2016年-2020年)》,深圳将全面推进大鹏新区国家级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着力推进海洋资源能源节约利用、海洋生态环境提升、海洋文化特色彰显、海洋生态文明机制建立等工作。2020年,深圳市海洋生态红线区覆盖率不低于30%,自然岸线保有率不低于40%。

  与此同时,深圳正在推进的全国首个海洋综合管理示范区建设中,也将在组织保障、政策引导、公共服务、技术支撑、监督执法等各领域,完善深圳的海洋综合管理能力,以求在海洋综合管理方面形成深圳经验,并争取在全球海洋事务中发出中国声音。

分享到:
  • 联盟单位中国生态文明网
  • 联盟单位世界自然保护联盟
  • 联盟单位国际野生物贸易研究组织
  • 联盟单位世界自然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