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八大专业 实施七大工程

2019-10-18 09:29:38  来源:中国环境报  责编:陈晨

  中国环境报讯:随着国家对水污染防治工作力度逐渐加大,水环境综合治理这一市场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参与到水环境治理工作当中。作为市政水务龙头企业的北控水务,就是较早布局这一市场的代表。

  多年来,北控水务不仅将水环境综合治理作为集团两大主营业务之一,而且根据多年实践与总结,提出一套自己的治水理念与学说,即:融合生态、市政、环境、水利、水资源、规划、景观、智慧等8大专业,通过蓝(水利工程)、绿(海绵城市)、青(河道生态)、灰(基础设施)、黑(智慧水务)、金(文化传承)、彩(宜居生活)等7大工程手段,着力破解流域、城市、区域面临的水生态、水环境、水安全、水景观、水资源、水管理、水文化、水经济、水生活等9大问题;从治理系统的顶层设计,到投资、技术、融资、建设、运营项目全生命周期的全过程统筹,实现每个项目稳健的绩效达标、集约的投资效益和最大的生态价值。

  推进需求侧变革 驱动水环境治理

  环境产业是政策驱动型产业。北控水务高级副总裁杨光表示,受政策的影响,水环境综合治理从整个体制、机制、技术协同等方面都发生了转变,并逐步形成行业共识,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从过去的污染总量控制导向,向水环境质量目标导向转变;从过去工程建设为主的长“治”久清方式,向运维保障为主的长“制”久清模式转变;从过去九龙治水、多部门单独作战的观念,向大部制协同作战、专业化“河长制”统筹管理的观念转变。

  从需求侧的变革出发,北控水务水环境治理的思路与驱动方式也在不断改革和创新:

  第一阶段:2013年以前,北控水务的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主要采用投资拉动型方式。如2010年,北控水务最早试水的昆明滇池南岸干渠截污和环湖南路工程,就是主要以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人和工程牵头方的身份参与的。

  第二阶段:2013年~2015年,随着需求侧发生变化,转变为投资与技术双核驱动方式。这一阶段比较有代表性的项目是北京市凉水河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该项目是典型的BOT模式,北控水务作为凉水河治理的主体,创新性提出了“投资—建设—管养”一体化的机制,改变原来由政府出资、企业建设、政府管护的传统模式,发挥了专业化公司对于“投资—运维—保障” 的统筹管理优势。

  第三阶段:2015年~2017年,水环境治理行业迈入了绩效考核、综合治水的发展阶段,例如福州、鹤山等项目,北控水务由此转变为“投资+技术+人才”三核驱动的新时代,并及时总结提出一套针对性的治水理念与学说,以满足边界复杂、体量巨大、绩效考核为导向的水环境综合治理业务需求。

  北控水务实施的北京大兴新凤河流域的综合治理项目,就是这一阶段项目的典型代表。以河道考核断面运行达标绩效为核心,除了项目本身多专业建设内容外,还包含对政府管网配套建设工程的衔接,也有对上游污水处理厂效果的预判与应对,以及对流域范围内所有水系河道的管养,并与政府共担上级部门的考核责任。今年7月初,项目已初显成效,对公众部分开放。部分河道已经从原来远近闻名的“蚊子河”变成了周围居民休闲娱乐的首选之地。

  第四阶段:2018年至今。随着水环境综合治理市场格局的日益变化,以及大型央企为主的全面转型介入,为了更好发挥北控水务在专业能力和运维服务方面的综合优势,为了更好服务与引领整个水环境治理行业健康稳健的发展, 2018年北控水务提出双平台战略作为新的驱动方式,通过打造资产管理平台和运营管理平台,向轻资产企业转型。

  以此为基础,北控水务提出了打造全流域全周期绩效服务保障的技术品牌价值链。这也是北控水务目前水环境综合治理布局的重点思路:强调从融资、投资、技术、建设到运营的全生命周期的能力提升,同时结合包括厂、网、湿地、河、湖的治理能力,以及管养能力和预警能力的全专业覆盖。从点源到面源的扩展,实现全流域污染的持续削减;从旱季到雨季的全情境运维,实现污染负荷全年有效控制;从政府监管、企业主责到公众参与,实现全社会参与的运维;从合理的运维成本核算到动态调价机制,实现生态效果的长效保障;积极介入式、全生命周期的提标改造式运维,不断提升水环境综合治理效果,以期站在整个水环境治理行业的各个端口,服务政府、平台与公众。

  长效运营 标本兼治 力争实现“长制久清”

  虽然国家层面推动水环境治理的力度在持续加大,但很多项目特别是黑臭水体治理的PPP打包项目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治理效果。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流域中心副主任张列宇在“2018(第十届)上海水业热点论坛”上表示,控源截污系统不能有效运行、内源污染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以及调水冲污,应急加药等,把河道当成污水处理厂等问题目前还时有发生。中规院(北京)规划设计公司生态市政院院长、财政部PPP专家库专家王家卓认为,PPP模式很适合水环境治理,但由于水环境治理技术相对复杂,不是简单的工程施工就可以完成,后续运营需要专业公司的参与。

  治标不治本,是解决不了目前水环境所面临难题的。北控水务集团总监、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冒建华认为,长效的运管机制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杨光表示,合理的运维成本与收益是持续稳定的河道运行根本和保障。如何能够建立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基于实际效果的合理成本核算和付费机制,彻底改变“重建设,轻运维”的现状,同时提倡全生命周期的“提标改造式”运维方式,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在良好、长效的运管机制下,将水环境绩效与城市可经营性水环境基础设施相结合,形成有机的整体,则更有利于整个城市基础设施与生态环境系统的提质增效。

  在洛阳洛河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中,北控水务与洛阳市采用盘活存量、带动增量的方式,在洛河治理、污水处理、故县引水等方面进行PPP合作,提升城市供水保障能力和水质,解决引水安全的民生问题;与洛阳市污水处理企业合作,保障河道再生水补水水源;结合河道范围内的清淤、疏浚、生态修复等基础环境工程,以及慢行系统、无障碍体系、景观空间打造外,充分挖掘河道的经济价值,使洛河最终成为中原水城、宜居城市洛阳的一张“金色名片”

  智慧化手段加持 发掘更多潜在价值

  通过智慧化和数字化手段来提升整个水环境治理的效率与质量,并发掘更多潜在价值,也是北控水务近年来的一项重要举措。

  杨光表示,企业端主要是要做到通过数字化来提高整个企业的运行效率,以及通过智慧水务提升整体的运行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同时形成差异化的优势,为未来的发展奠定智慧化的基础。

  北控水务在鹤山市的沙坪河综合整治项目,就是以智慧水务作为创新点,实现了供排水一体化、厂网一体化、城乡一体化,以及传统水务与水环境的综合一体化等。而这些实现的一个重要基础就是智慧化,通过一个智慧化的管控平台,实现了这4个硬件的一体化。以此为基础,增加了环保教育的常态化,通过与政府的协商,在河道上建立环保展厅,作为当地青少年环保教育基地,由北控水务提供教育和运行服务。由此,逐步打通了城乡供水、城乡治污、河流修复、空间贯通、文化景观的流域治理全产业链。

  同时,为适应当地河长制的需求,北控水务又开发了一套定制版的鹤山市河长制智慧一体化管控平台。该平台对已有管理工作流程进行了重构或优化,通过全面监控区域水务水环境实时状况,全方位联动协调各级部门及河长,全市资源实时更新与共享,让公众参与更有效、企业管理更智能、政府监督更到位。此项目已经被广东省纳入“河长制”推行示范点。

  有了系列智慧化平台为基础,获取更全面清晰的数据、掌握河段水质现状及发展情况便尤为重要。因此,还衍生出了多样环境监测类的新技术创新与应用,如利用无人机、数字高光谱与水质水动力模拟软件,突破传统点位监测方法,实现叶绿素a、总氮、总磷、悬浮物水质指标的面状可视化,能够及时发现并预警入河污染,动态掌握水质变化数据,为管理决策提供依据。通过这样的管控体系,大大减少了各界的防护管理投入,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

  对于水环境综合治理这样一项宏大的事业,单靠一家企业是无法完成的,还需要建立起广泛的企业生态圈。通过技术层面、项目层面、股权层面等多种方式,构建与属地生态环境事业及各利益攸关方的生态命运共同体。“‘共建、共享、共荣’,共同为政府和百姓提供更全面的,更高质量的服务和内容,创造美好生活,才是北控水务作为行业龙头领军企业应有的责任与担当。” 杨光说道。(作者 张瑾)

分享到:
  • 联盟单位中国生态文明网
  • 联盟单位世界自然保护联盟
  • 联盟单位国际野生物贸易研究组织
  • 联盟单位世界自然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