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

2019-09-10 09:04:05  来源:中国环境报  责编:陈晨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接力奋斗,三代塞罕坝人在风大寒冷、人迹罕至的塞外高原上成功营造出总面积11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80%的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林海,有效阻滞了内蒙古浑善达克沙地南侵。

  2017年8月,总书记对塞罕坝林场事迹作出重要指示:55年来,河北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们听从党的召唤,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他们的事迹感人至深,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生动范例。

  “美丽高岭”重现生机

  塞罕坝早年曾是清王朝木兰围场的一部分,同治年间开围放垦,致使千里松林几乎荡然无存,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已经成为一片风沙肆虐的荒山秃岭。

  20世纪50年代中期,毛泽东同志发出了“绿化祖国”的伟大号召。1961年,林业部决定在河北北部建立大型机械林场,并选址塞罕坝。

  1962年,塞罕坝机械林场正式组建。按照原国家计划委员会批复的规划设计方案,塞罕坝机械林场承担四项重任:建成大片用材林基地,生产中、小径级用材;改变当地自然面貌,保持水土,为遏制京津地带风沙危害创造条件;研究积累高寒地区造林和育林的经验;研究积累大型国营机械化林场经营管理的经验。来自全国18个省市的127名大中专毕业生,与当地干部职工一起组成了一支369人的创业队伍,拉开了塞罕坝造林绿化的历史帷幕。

  建场初期,塞罕坝气候恶劣,沙化严重,缺食少房,偏远闭塞。“一年一场风,年始到年终。”极端最低气温达零下43.3摄氏度,年均积雪时间长达7个月。塞罕坝人坚持“先治坡、后治窝,先生产、后生活”,吃黑莜面、喝冰雪水、住马架子、睡地窨子,顶风冒雪,垦荒植树。因缺乏在高寒地区造林的成功经验,1962年、1963年连续两年造林成活率不到8%。创业者们没有放弃,很快找到了造林失败原因:调运的外地苗木在环境恶劣的坝上地区“水土不服”,要想造林成功,必须自己育苗。

  经过反复试验,塞罕坝人摸索出了培育“大胡子、矮胖子”优质壮苗的技术要领,彻底解决了苗木供应问题。通过不断研究实践,改进了苏联造林机械和植苗锹,创新了“三锹半”植苗技术,大大提高了植苗速度。1964年,春季造林的号角再次吹响,创业者们开展了一场至今都令人激动不已的造林大会战。奋战3个昼夜,516亩幼苗根植地下,造林成活率高达95%。塞罕坝的造林事业从此驶入快车道,从1962年至1982年的建场20年间,在这片沙地荒原上共造林96万亩,总计3.2亿余株,“美丽高岭”重现生机。

  截至2018年,塞罕坝人累计抚育森林300余万亩次,使林分结构更趋合理,林分质量更加优良。一位中国工程院院士、森林培育专家感叹:“塞罕坝处于森林、草原和沙漠过渡地带,三种生态景观历史上互有进退,是全国造林条件最艰苦的地区之一。”但塞罕坝交出的成绩单却令人惊讶:单位面积蓄积是全国人工林的2.76倍,塞罕坝人用不足全省1.5%的有林地面积培育出了全省7%的林木蓄积。2014年,林场获得中国CFCC森林认证证书,塞罕坝机械林场向可持续经营之路迈出了坚实一步。

  在2013年2月召开的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上,总书记对河北张承地区生态建设与脱贫攻坚统筹推进提出要求:建设京津冀水源涵养功能区,同步解决京津周边贫困问题。2014年早春,在总书记亲自谋划和推动下,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这一战略进一步明确了塞罕坝所在区域的生态地位。塞罕坝人牢记总书记的殷切嘱托,植树造林敢攻坚,改革发展不停步。

  党的十八大以来,为使塞罕坝这座“绿色银行”青山常青、荫泽后代,林场在建场以来多次造林难以成活和从未涉足的荒山沙地、贫瘠山地等“硬骨头”地块实施了攻坚造林工程。截至2019年,林场将完成全部10万亩攻坚造林工程,幼树成林后,全场森林覆盖率将由现在的80%提高到86%的饱和值。

  今天的塞罕坝作为守卫京津的重要生态屏障,每年产生的生态服务价值达142亿元,涵养、净化淡水1.37亿立方米,固定二氧化碳81.41万吨,释放氧气57.06万吨。

    严守红线建起“绿色银行”

  “吃祖宗饭,断子孙路不是能耐,能够还祖宗账,留子孙粮才是本事。”塞罕坝机械林场职工中流传甚广的这句话,道出了塞罕坝生态文明建设的大道理。

  塞罕坝地处国家级贫困县境内,脆弱的生态环境和区域贫困在地理空间上高度耦合。如何找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点,是摆在新时期塞罕坝人面前的最大考题。

  木材生产曾经是塞罕坝林场的支柱产业,一度占总收入的90%以上。近年来,林场大幅压缩木材采伐量,最近五年已降至40%以下。对木材产品收入的依赖减轻,为资源的永续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严守生态红线,塞罕坝建立了极严格的林业生产责任追究制,一旦发现超蓄积、越界采伐林木行为,实行“一票否决”,坚决追究责任。

  今天的塞罕坝,绿水青山带来真金白银,绿色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塞罕坝四季皆有美景,是华北地区知名的森林生态旅游胜地。塞罕坝林场在保证生态安全的前提下,以森林旅游观光游为主,适度开发旅游,基本形成“吃、住、行、游、购、娱”旅游配套产业链。目前,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年均50万人次,一年门票收入4000多万元。

  近年来,塞罕坝人把最擅长的育苗投入产业经营,建设了8万多亩绿化苗木基地,培育了云杉、樟子松、油松、落叶松等优质绿化苗木。1800余万株多品种、多规格的苗木,销往京津冀、内蒙古、甘肃、辽宁等全国十几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每年收入超过1000万元。

  2015年林场启动开发森林管理碳汇项目,2016年8月塞罕坝林业碳汇项目成为华北地区首个在国家发展改革委注册成功并签发的林业碳汇项目,也是迄今为止全国签发碳减排量最大的林业碳汇自愿减排项目。塞罕坝首批森林碳汇项目计入期为30年,其间预计产生净碳汇量470多万吨。2018年达成首笔造林碳汇交易3.6万吨,标志着塞罕坝的碳汇产业迈出实质性一步。

  绿色产业发展为林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经济支撑,同时也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郁郁葱葱的林海,成为林场生产发展、职工生活改善、周边群众脱贫致富的“绿色银行”。

  甘于奉献守护未来

  视觉上的塞罕坝是绿色的,精神上的塞罕坝是红色的。塞罕坝林场几代党员干部和职工用生动实践深刻诠释了对党绝对忠诚的内涵。

  林业周期长、见效慢。“前人栽树,后人乘凉”,选择了林业就是选择了奉献,就是选择了清贫。塞罕坝人始终牢记“为首都阻沙源、为京津涵水源”的重托,一代代人奋斗不息、接力不止,终把茫茫荒漠变成百万亩人工林海。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塞罕坝人坚决贯彻生态文明思想,以强化资源管护巩固生态建设成果,以科技创新推进增林扩绿,以优化结构促进林业永续发展,不断提升林场建设的现代化水平。

  面对高寒、高海拔的恶劣自然条件,一代又一代塞罕坝人不仅克服了吃、住、行、医等生活难题,而且攻克了一项项技术难关,开创了国内使用机械栽植针叶树的先河,创造了创新发展、绿色发展的鲜活经验。

  塞罕坝森林的生态价值是木材价值的39.5倍,其每年产生的生态服务价值达142亿元。良好的生态商机吸引了众多投资者,其中不乏大型企业集团,但全被林场拒绝了,原因是他们的开发规划看中最多的是经济效益,缺乏对生态保护的实际举措。

  总书记多次强调:“在生态环境保护上,一定要树立大局观、长远观、整体观,不能因小失大、顾此失彼、寅吃卯粮、急功近利。”

  塞罕坝的生态修复之路是艰辛的、缓慢的,塞罕坝虽然恢复生机,但仍然非常脆弱。塞罕坝人知道,绝不能为一时一地的蝇头微利而障目,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塞罕坝人之所以能在高寒沙地上书写绿色传奇,创造生态文明建设的范例,就是因为他们内心真正想要绿色、血液中融进了绿色,始终坚信有了良好生态才能有更好发展、有了良好生态才能有美好未来。(作者 宗边)

分享到:
  • 联盟单位中国生态文明网
  • 联盟单位世界自然保护联盟
  • 联盟单位国际野生物贸易研究组织
  • 联盟单位世界自然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