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沭县:生态产业激发群众内生动力

2017-12-26 10:12:34  来源:国际在线  责编:陈晨

  国际在线生态中国频道消息:光伏发电、蔬菜大棚、乡村旅游、肉牛养殖....临沭县蛟龙镇立足本镇实际,全力推进产业扶贫,制定了相应帮扶措施,积极探索扶智+扶志的扶贫新方法,助力贫困户生“技”,帮助其改贫境、断穷根,增强脱贫的内生动力,实现自主脱贫。

  钱塘村的李锦君一家4口就是自主脱贫奔小康的模范典型。

  李锦君今年47岁,身体残疾,妻子身患重病,他独自挑起了生活的重担,上要照顾年迈的父母,下要抚养两个正在读初中的子女。这个勤劳朴实的庄稼汉子,还打零工补贴家用,但依然没有摘掉贫困的帽子。2014年年初,李锦君家庭被认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原来4个人在家里‘等靠要’,生活很艰辛,现在状况大有不同!”李锦君笑着说。

  蔬菜大棚种植项目,彻底扭转了李锦君一家人的经济状况。

  2014年,李锦君萌生了自主创业自主脱贫的想法。在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决定开启蔬菜大棚项目。为了提升种植技艺、了解蔬菜种植的供求信息,他多次到周围乡镇的种植大棚参观学习,不断参加县农业局组织的农业技能培训,扩大了视野,丰富了农业知识,掌握了先进的种植技术。李锦君又东拼西凑借了钱,修建了五个大棚,正式开始种植蔬菜。

  最近几年,丝瓜价格一直很稳定,加之产量又高,特别受消费者欢迎,种植丝瓜的效益很不错。从一开始无种植经验,到后来成为了丝瓜种植高手,他反复钻研,不断试验,总结了一套先养蔓、后留瓜的种瓜秘诀。在坐瓜前进行精细管理,其次根据季节调整留瓜早晚,最后再根据植株的长势调整留瓜多少,这一套经验保证了丝瓜连续结瓜而且瓜条品质良好。2015年年底,五个大棚的丝瓜都已采收完毕,亩产达5000公斤,每亩年收益过万元。

  2016年,李锦君不断扩大种植规模,又建起了五座大棚,主要种植芹菜、黄瓜等。而且他积极吸纳其他贫困户参与大棚种植,免费为其进行技术帮扶,为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共安排了6名贫困户进入大棚务工,每人每天收入60元左右,真正实现了“带头致富+带动脱贫”的模范作用,

  目前,通过李锦君的辛勤劳动,他们一家已经完全脱掉了贫困的帽子。现在大棚不仅实现了自产自销,还成为了带动更多人脱贫致富的“聚宝盆”。(供稿单位:临沭县扶贫办  编辑:王雅茹)

分享到:
  • 联盟单位中国生态文明网
  • 联盟单位世界自然保护联盟
  • 联盟单位国际野生物贸易研究组织
  • 联盟单位世界自然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