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城市转型:推动城市发展从“资源小城”向“生态大城”转变
2013年,黄石市吹响了从“环磁湖”向“环大冶湖”转型发展的号角,规划在大冶湖区域建设一座450平方公里的生态新城。大冶湖新区首期总投资130多亿元的“三园”(园博园、矿博园、奥体公园)、“三馆”(生态馆、地质馆、城市综合馆)、“三中心”(市民中心、鄂东医疗中心、社会福利中心)等项目全面推进,黄石市区与大冶市区一体化发展进程全面加快。
大城梦起步大新区。统筹推进大冶湖生态新区,构建“五纵三横”道路网络,形成环湖、跨湖快速通道和“高效低能耗、零转换多层次”的公交系统,建成鄂东医疗中心、城市综合馆、奥体中心、社会福利中心、市民之家等重点工程,为大城建设拉开骨架。
大城梦得益大港口。打造以棋盘洲港口物流为核心枢纽的多式联运示范基地,率先在全省建成公铁水联运站场,建设多式联运“亿吨大港”。
大城梦带动大交通。推进武穴长江公路大桥、武九客专、武汉至阳新高速、鄂州至咸宁高速等重大交通项目建设,规划启动通用航空机场建设项目,等等。
大城梦改善大民生。统筹推进棚户区改造和旧城提质,解决了一批功能缺失和社会民生问题。2012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专题听取黄石棚户区改造情况汇报,对黄石棚改经验多次作出批示肯定。
五、动力转型:推动经济发展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
黄石市坚持优化环境出“重拳”,服务企业使“直拳”,创新投入打“长拳”。通过打出“组合拳”,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实现新旧动能转换,发掘经济新增长点。
优化服务促创新。“革自己的命,削手中的权”,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上,黄石率先在全省公布市级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实现涉企行政审批零收费。推行审批流程再造,创新环评审批,实施“多证合一”,试行“一照一码”,推行“同城通办”。简政放权,放管结合,有效地激发市场主体的创新创业活力。
深化改革促创新。直面现实矛盾,回应群众关切,扫清体制机制障碍。黄石大力度深化改革,从顶层设计到稳步推进,在投资融资、产业发展等领域入手创新制度环境,激发全社会创新动力。
强化合作促创新。工业是黄石的根基和支撑,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战场。为了缓解企业创新投入压力,黄石大力推进银企合作,设立配套产业发展基金,开展千名干部进千企帮扶活动。搭建科企对接平台,深化产学研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进创新能力建设,推动创新驱动发展。
最后,徐崇斌说道,下一步黄石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的战略位置,以创建生态文明示范市为抓手,以践行绿色发展为核心,以国土空间优化、环境质量改善、产业绿色转型为重点,以重大工程为引擎,优化生态空间、发展生态经济、改善生态环境、提升生态软实力,将黄石建设成为襟江带湖、山清水秀、宜居宜业的“矿冶绿城、山水明珠”,成为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