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十九大精神 全面深化河长制

2017-11-10 17:34:45  来源:国际在线  责编:陈晨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田玉龙

水利部水资源管理中心原总工程师 田玉龙      

  国际在线生态中国频道报道(王风云 刘宝红):党的十八大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全面战略部署,确立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突出地位,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的总布局,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十九大报告中,对生态文明建设更加重视,着墨很多,生态文明被提及多达12次,首次提出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在党章中写入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针对全面深化河长制,国际在线生态中国频道对水利部水资源管理中心原总工程师田玉龙进行了专访。

  田玉龙说:“水资源是生态系统中最重要、最活跃的因子,江河湖泊是水资源的重要载体,是生态系统和国土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具有不可替代的资源功能、生态功能和经济功能。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河湖管理保护发表重要论述,指出河川之危、水源之危是生存环境之危、民族存续之危,强调保护江河湖泊,事关人民群众福祉,事关中华民族长远发展。全面推行河长制,是我国水治理体制和生态环境制度的重要创新,也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举措。从落实绿色发展理念看,加强河湖管理保护,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是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热切期盼。”

  谈到不同区域不同发展阶段河流会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和问题方面,田玉龙表示,我国的水资源特点是时空分布不均、南北差距较大、经济发展不平衡、东中西快慢不一,在实行河长制时需特别注重加强分类指导。他还讲到,各地河湖水情不同,发展水平有别,河湖保护面临的突出问题也不尽相同,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因地制宜,因河施策,着力解决河湖管理保护的难点、热点和重点问题。对生态良好的河湖,要突出预防和保护措施,特别要加大江河源头区、水源涵养区、生态敏感区和饮用水水源地的保护力度;对水污染严重、水生态恶化的河湖,要强化水功能区管理,加强水污染治理、节水减排、生态保护与修复等。对城市河湖,要处理好开发利用与生态保护的关系,划定河湖管理保护范围,加大黑臭水体治理力度,着力维护城市水系完整性和生态良好;对农村河湖,要加强清淤疏浚、环境整治和水系连通,狠抓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保护和恢复河湖的生态功能。他还提到,今年9月,水利部办公厅印发了《“一河(湖)一策”方案编制指南(试行)》的通知,为各地进行河长制顶层设计进行指导。

  现在和将来的较长一段时间内,水生态修复都是我国面临的重要生态文明建设任务之一。如何用科学方法提升水生态修复过程,田玉龙说道,2013年,水利部在深入总结以往工作基础上,正式启动了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选择了两批共105个当地政府支持、基础条件较好、代表性和典型性较强的市、县,开展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工作,探索不同发展水平、不同水资源条件、不同水生态状态地区水生态文明建设的经验和模式,已取得明显成效。今年正对46个第一批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进行技术评估,从已评估完成的情况看,试点城市普遍实现了水环境质量的整体提升,优化了水网格局,水环境质量明显提高,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很显著。

  河湖治理是一个需要长期实现的过程,河长制重在建立水清岸绿的长效机制,变集中式治理为常态化治理,实现“河长治”。田玉龙指出,河湖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命之源,河湖生态健康与否直接影响到人类文明的进程。河湖管理保护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上下游、左右岸和不同行业。河长制坚持领导挂帅、高位推动,把地方实行河长制创造的宝贵经验推向全国,可以有力地协调各方,合力投入河湖治理,必然带来一场持久广泛的河湖整治的大推动;河长制让地方党政领导担任各级河长,成为名副其实的河湖代言人,必须统筹兼顾五个文明建设,摆正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关系,充分发挥河湖的资源功能、生态功能和经济功能,“河长制”就可以“河长治”。

  奔流在祖国各地大小江河都被称为母亲河,承载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希冀和盼望。实行河长制,就是党和人民政府带领广大人民群众继续发扬不忘初心,撸起袖子加油干的精神,建立健全配套制度,完善长效管理机制,严格责任考核追究,抓好宣传引导,积极营造良好氛围,把一条条母亲河(湖)打扮的美丽动人,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使绿水青山常在,金山银山实在,让人民群众充分感受到生态文明建设的丰硕成果。(图片来源:田玉龙 水利部水资源管理中心原总工程师)

分享到:
  • 联盟单位中国生态文明网
  • 联盟单位世界自然保护联盟
  • 联盟单位国际野生物贸易研究组织
  • 联盟单位世界自然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