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州市大力实施生态修复治理,制定工作计划和任务,加大资金投入,强化科技支撑,增强发展活力,依靠完善的政策措施,保证生态建设的永续健康发展。
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切实为植树造林提供强力的资金支撑。资金是制约林业发展的主要瓶颈,朔州市林业发展快、力度大、效果好,主要就是在政府加大对林业投入的同时,积极引导企业资金、社会资金投入林业建设。朔州市委、市政府连续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造林绿化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林业改革发展、推进生态市建设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大力推广“一矿一企绿化一山一沟”“挖一吨煤栽一棵树”等以煤补林的经验,积极引导和组织资源型企业特别是煤炭企业,增强社会责任感,积极参与林业建设。大力宣传碳汇造林,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林业生态建设,朔州市已形成了政府主导、企业补充、社会参与的多元化林业投资机制。
统筹规划综合治理,切实保证林业生态建设的成效和成果。朔州市林业生态建设与城乡规划、建设“两带两区二十园”的总体布局相互衔接配套,规划科学,布局合理。并将水系工程与林业工程融为一体,道路电力工程同步实施,做到国家工程、山西省级工程、市县工程、矿区绿化工程统筹安排、共同推进。同时,实行了大坑、大苗、大水的有效做法,打造了一批林荫型、景观型、休闲型精品生态景区景点,实现了一次栽植、一次成活、一次成林、一次成型、一次成景的目标,进一步保证了林业生态建设的成果。
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切实提高造林绿化的成活率和保存率。针对朔州市干旱、盐碱地分布较广、造林难、成林慢的实际,朔州市各级树立科学兴林的理念,因地制宜地采取多种造林技术措施。如在干旱风沙地区,选择抗旱能力强、水保效益高、防护效能好的乡土树种作为主栽树种,做到了适地适树,保证了造林成活率;在盐碱地带,高投入进行土地整治,采取开挖排盐沟、灌水压盐等措施,有效地改良了土壤,提高了土壤肥力。在城镇近郊区,按照“地域性、生态性、景观性”相协调的原则,多树种、多林种、多层次栽植树木,努力把造林工程建成近似自然、层次丰富、错落有致的生态景观林,从而提高造林绿化的成活率和保存率。
朔州市抢抓机遇,突出重点,强化责任,狠抓落实,全面推进各项工作。一是加快造林进度,圆满完成全年任务。充分利用秋季雨水连绵、墒情大好的有利时机,干劲不减、标准不降,加快推进各项工程进度,确保10月底前圆满完成全年营造林任务。二是狠抓资源管护,维护国土生态安全。进一步加大森林防火力度,加强值班值守,加强火源管理,加强应急准备,力争全年不发生一起森林火灾。同时,加大封山禁牧力度,加强新造林地管护,加强国营林场、自然保护区和古树名木的保护,切实增强森林资源的功能效益。三是发展林业产业,努力增加农民收入。要优化林种结构,优先种植经济林,特别是更新改造任务要在经济林不适宜的时候再种植生态林。要充分利用林下资源,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林下资源采集与加工产业,改变传统分散无序的生产模式,使林业产业向品牌化产业化迈进。积极发展森林旅游业,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规范旅游景点管理,打造以森林公园、湿地公园为主的休闲旅游品牌,带动朔州市旅游业发展,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加。
与此同时,朔州市稳步推进新一轮退耕还林。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是党中央国务院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集中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重大战略决策。按照有关规定,朔州市纳入新一轮退耕还林“五种地类”的共有109.2969万亩。其中,25度以上未栽树陡坡耕地21.8896万亩;25度以上已栽树坡耕地24.3433万亩;25度以上陡坡梯田已栽树13.2125万亩、未栽树13.5207万亩;国土二调成果外25度以上陡坡耕作地23.5010万亩;采煤沉陷区、地质灾害避让搬迁区、整村移民搬迁地、重要水源地12.8291万亩。另外,根据全国第四次荒漠化和沙化耕地监测,山西省共有沙化耕地139.3647万亩、朔州市108.5706万亩。朔州市已经上报沙化耕地退耕还林需求52.7545万亩。(记者 乔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