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罕坝: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绿笔”挥毫绘明珠

2017-08-18 15:02:11  来源:国家林业局网站  责编:陈晨

  国家林业局网站讯:三代人,55年。将昔日飞鸟不栖、黄沙遮天的荒原,变成百万亩人工林海,相当于为每3个中国人种下一棵树,创造出当之无愧的生态文明建设范例。

  群山环抱,林海苍茫。车随路转,心随景动。踏上拥有京津后花园之誉的塞罕坝这片绿色热土,车子便一直在秀美的万顷林海中穿行,举目四望,满眼翠绿。

  塞罕坝在林业经济强势的助推下,一座座现代化的新兴林场正拔地而起,如诗如画的森林公园和一个个生态旅游景区正相继开发和开放……

  走进塞罕坝机械林场的展览馆,我们在图表、物证等史料和浩如烟海的原始档案中,从一张张发黄的旧照片里,寻找当年神秘之旅的聚散迁徙。沿着塞罕坝人半个世纪的艰苦创业历程,如同阅读了一部半个世纪的“兴林史记”。

  从漫天黄沙、穷山秃岭到满目青山、绿水潺潺,塞罕坝每棵树的年轮,都见证着这里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进程。

  连日来,“塞罕坝精神”“塞罕坝奇迹”等热词,不断被各大媒体反复提及,引起社会强烈反响。人们对塞罕坝的生态效应释放出的巨大正能量,都赞叹不已。塞罕坝连着北京,为京津生态屏障的守卫做出了杰出贡献。

  “从一棵树到百万亩林海,是几代务林人艰苦奋斗的结果。作为新一代务林人,我会在今后的工作中,向老一代务林人学习,学习他们不怕苦不服输的精神,遇到问题沉下心来找原因、想对策,将塞罕坝精神传承发扬下去。”塞罕坝林场讲解员吴雪洁说。

  “这就是当年的地窨子,一半在地上,一半在地下,里面的空间很小,但是当时的人们却乐在其中。”在塞罕坝展览馆,一间复制的地窨子前,讲解员吴雪洁向记者介绍。“一日三餐有味无味无所谓,爬冰卧雪冷乎冻乎不在乎”,这就是当时人们精神的写照。

  创业历程总是充满坎坷,把树种活后,还要把树管护好。恶劣的自然环境无时不在挑战着塞罕坝人的意志和智慧。1977年,林场遭遇了严重的“雨凇”灾害,57万亩林地受灾,20万亩树木一夜之间被压弯、压折,林场十多年的劳动成果损失过半;1980年,林场又遭遇了百年难遇的大旱,又有12万多亩树木被旱死。

分享到:
  • 联盟单位中国生态文明网
  • 联盟单位世界自然保护联盟
  • 联盟单位国际野生物贸易研究组织
  • 联盟单位世界自然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