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发,不要停歇。
穿过蓝天、碧海、青山以及无处不在的纯净空气,找到蕴含在背后的那份绿色发展底色。
近年来,海南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色发展理念,顶住诱惑和压力,将生态文明建设浸融在特区基因里,在决策中、实践中呵护海南的绿水青山。“生态”“环保”“绿色”已经成为海南的重要关键词,生态环境监管格局完善强化,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绿色发展底色日益清晰亮眼。
精心呵护:天蓝水碧宝岛秀
“你们没有任何环保审批手续,属于典型的‘未批先建’。”7月27日,省生态环境保护厅联合执法组在对澄迈县一洗涤厂检查时,发现该厂不仅周边环境极其恶劣,还存在着明显的环境违法行为。
执法组当场联合当地供电公司等部门对该厂立即进行处置,采取了断水断电、拆除设备、清除原料、封停等强制措施,让该洗涤厂“停工”。“这意味着,排污企业‘有钱也不能任性’。”省生态环境监察总队执法人员伍荣说。
除了“环境执法大练兵”集中查处具有地方产业特色和典型代表意义的环境违法案件以外,我省还进行环境保护综合督查、环境突出问题集中整治月等行动,向各类环境违法行为“亮剑”。
这样的行动,是为了守护天生丽质的海南生态。“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省生态环境保护厅厅长邓小刚说,增绿、护蓝、减排、治污、专项治理、建保护区、生态检察……海南每一项生态环境治理的措施,都瞄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进持续健康发展的靶心,使我省环境质量总体优良,持续保持全国领先水平。
去年4月,省政府召开会议研究部署深入推进生态环境六大专项整治行动,提出“三年攻坚、两年巩固”,到2020年城乡环境建设、自然生态系统恢复、环境质量水平应达到的各项具体量化指标。
各项的具体量化指标,是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去年,我省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99.4%,同比提高1.5个百分点;全省主要河流湖库和近岸海域水质优良率分别达到90.1%和97.7%;在用的28个城市(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
省第七次党代会提出,海南的青山绿水、碧海蓝天是一笔既买不来也借不到的宝贵财富。必须坚持生态立省,把海南建设成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要从源头上把好生态关,让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空气更清新。
从源头到末端,从湖到海,从水到土,从山林到海洋,从城镇到乡村……海南“集中火力”开展各大专项整治行动和纵深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将山水田林湖体系贯通,焕发出源源不断的生态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