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日报讯:口袋虽然鼓了,但房前污水横流;光有好空气,却钱袋吃瘪——怎样才能将“绿水青水”与“金山银山”合二为一?记者采撷了我省一批探路典型,并邀请省社科院区域现代化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章寿荣进行点评,以期给各地绿色发展带来启迪。
主打“一只桃”传统果品串起“甜蜜的事业”
6月22日,记者来到无锡市惠山区阳山镇阳山村,一幢幢粉墙黛瓦的民居散落在青山脚下,四周环绕着大片绿意盎然的桃林,清新的空气中可以嗅出甜美的桃香。
“前些年村里有工厂,下雨天污水横流,和今天相比完全是两个样子。”阳山村党总支书记钱惠菊说,后来村里拆了工厂,一心一意种水蜜桃。2012年前后,又通过土地整理发展“桃园经济”:将传统的桃园打造成环抱小镇的自然风景,竹篱笆、田埂花道、野趣水池等都整理成为桃园小品,民宿也应运而生……
优质的生态环境,引来大量游客。不少人品尝了阳山水蜜桃还不过瘾,索性到阳山村认养桃树,每棵桃树每年1000元,由村民帮助管理。村里建起了残疾人桃文化创业示范基地,18个残疾人雕刻桃艺品,去年销售了50多万元。村里还有个电商基地,8个大学生去年在网上卖水蜜桃、桃树苗、桃工艺品,年销售额150多万元……
记者在村里走访了解到,一般人家都有三五亩桃园,全村人均年收入3.5万元。开设民宿、经营农家乐、销售农产品的家庭,人均年收入有5万多元。村委会主任姚剑笑言,村民可以说是“在甜蜜的环境中,从事甜蜜的产业,过着甜蜜的生活”。
专家点评:“一只桃”串起了一条生态产业链,从卖桃向桃木工艺加工、桃树认养服务、电商销售延伸,集聚了农业、加工业、商业、服务业。传统农业如何成长为现代产业,阳山村的启示在于:立足生态优势,发挥“边缘效应”,小果业可以做出大产业,通过提升农业生产规模效应和产业链集聚效益,生态优势可以转化为产业优势、财富优势、幸福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