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一方草”“无中生有”长出摇钱树
常州市新北区梅林村去年获得了“全国美丽宜居村庄示范”称号。除了因为环境美,还因为梅林拥有独树一帜的产业——草坪种植。
2004年,梅林村引进草坪种植技术,村干部带头种了60亩草坪,两年后发展到100多亩,并成立了合作社。“我们的草坪按照标准化操作规程生产,应用无土黄沙栽培技术,保证不破坏土壤耕作层。种植的草坪不仅用于大工程,还用在了城市园林绿化、足球场、高档小区的配套上。”梅林村副主任刘峰介绍,现在全村草坪种植面积达到5000多亩,村里近70%的人从事这个行业,年人均收入在1.5万元以上。 草坪产业不仅让村民的钱袋子更鼓了,同时也改善了梅林村的生态环境。从2013年开始,每年夏天到秋天都会有上千只白鹭迁徙至此,成为一道独特风景。
专家点评:种植是土地的基本功能,但固守传统种植只能解决生计,较难实现富裕。想要在土地上“种”出财富,关键在于种什么与如何种。梅林村的成功在于:在维护土地良好生态底色的基础上,发展特种种植业,大幅提高附加值, 走出了生态产业的特色化、差别化发展路径。发展生态农业,要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绿色因子引入传统农业,尊重土地、保护土地,并结合现代科学技术、先进生产组织方式。
深耕“一片湖”,让村民家门口捞金
船行泰州溱湖湿地公园,时有水鸟唱于芦丛之中,野凫绕于游船之旁。溱潼镇镇长曹福荣告诉记者,溱湖国家湿地公园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由于生态保护得好,旅游发展越来越旺,百姓生活也得到了明显改善。
“我爱溱湖风光好,地上的花草空中的鸟,空气新鲜河水清,白鹭灰鹭喳喳叫……”这是一天学都没上过的六旬老人徐五林自编自唱的歌。徐大妈是溱湖之滨湖南村农民,几年前成了溱湖景区的一名船娘。她笑声爽朗:“村里有40多位老人在景区当船娘。这里空气好、环境美,我们摇摇船唱唱歌正好锻炼身体,工资一个月也有一千多,心情好得很!”
26岁的湖南村小伙周小杰,在景区从事游船调度工作,月收入3000元左右。“20岁时我到苏州打工,后来溱潼发展旅游,家人就把我喊回来了。”周小杰说,原来村里穷,娶媳妇都难。这几年,湖南村在外打工的小伙陆续回村,要么自己创业,要么到景区上班,根本不愁找不到媳妇,“我就娶了个本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