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统筹推进大生态与大扶贫、大旅游、大数据等融合发展,跳出生态抓生态,坚决摒弃以牺牲生态环境换取一时一地经济增长的做法,不断深入推进绿色发展,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正在成为多彩贵州的主旋律,绿色红利成为贵州弯道取直、后发赶超的重要支撑。
在今年5月下旬举行的2017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上,来自全球各地的大数据业界高管精英、专家学者,科研机构、咨询机构、中小企业负责人和创新创业者5万余人参加活动,大数据正成为贵州新的亮丽名片。
“大生态与大数据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贵阳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陈少荣在接受《经济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贵阳发展大数据的一个重要支撑,同时大数据的快速发展,既形成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又有力促进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减少了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呈“井喷式”增长态势的旅游产业,是贵州受益于绿色红利的又一优势产业。该省的青山绿水吸引了世界游客的目光,去年,贵州共接待入境游客110万人次,首次突破百万关口。
在赤水河畔,因特殊生态环境造就的茅台酒,香飘世界,走上千家万户的餐桌。2016年,茅台集团出口茅台酒及系列酒1721.03吨,实现出口创汇3.14亿美元。
如今,依托生态优势,大数据、大健康、现代山地高效农业、文化旅游、新型建筑建材等新兴产业异军突起,成为贵州弯道取直、后发赶超的新动能。今年一季度,贵州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收入完成67.5亿元,同比增长34.3%;全省接待国内外游客达1.45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为1354.18亿元,同比增长35.4%和38.8%……
截至去年底,贵州生态利用型、循环高效型、低碳清洁型、节能环保型等“四型”绿色经济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