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ChinaNews阅读

产业带动脱贫快

农民日报2018-04-13 13:23:41

  农民日报讯:“有了这些宝贝,脱贫致富肯定不成问题!”看着码放整齐的香菇菌袋,河南省社旗县唐庄乡官营村的贺文超身上有使不完的劲儿。自力更生创业增收的脱贫项目,让他感到很有尊严,且信心十足,“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想要脱贫致富,光等着党和国家的优惠政策不行,关键还要加油干。”

  然而就在几年前,由于贺文超妻子接连生病需要照顾,还有三个学生要管,不到40岁的他,被死死“绑”在家里,没办法外出打工挣钱,因为花销大,一个原本幸福的家庭陷入了困境。“这两年,眼看着发小们有不少都开上了小轿车,可我还住着几间烂瓦房,心里干着急,就是不知道劲儿往哪使。”贺文超说,“咱也是硬铮铮的汉子,得趁着正当年,尽快想办法、找门路,早脱贫、快致富,不能让乡亲们笑话。”

  2016年,正当贺文超为脱贫一筹莫展时,妻子的身体有了好转,在扶贫工作队的引导帮助下,贺文超下定决心,去了临近泌阳县一家香菇种植基地,边打工边学习香菇种植技术。2017年11月,已成为香菇种植行家的贺文超回到村里,开始着手筹建属于自己的香菇大棚。短短两个多月的时间,建成两座日光温室大棚,计划首批种植5万袋香菇,大头已经落地,财富梦想即将在“旺年”升腾。

  在脱贫攻坚中,官营村将扶贫与扶志扶智有机结合,驻村帮扶单位——社旗县委宣传部从思想、技术、资金等方面强化帮扶,想方设法根治部分贫困群众“等靠要”的顽疾,引导树立“人穷志不穷、致富靠自己”的奋斗进取精神,坚持“输血”与“造血”并举,做到既富口袋,又富脑袋,激发起脱贫的内生动力,确保实现贫困群众物质和精神“双脱贫”。

  村民贺应桂虽然已经脱了贫,但他不甘过平庸的日子。敢闯敢干的他,2015年从零起步,投资6万多元开始养殖土元。夫妻俩起早贪黑发展特色养殖,每年效益都在5万元以上。

  如今在官营村,像贺文超、贺应桂这样凭借“造血式”扶贫的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内生动力被快速激活,“等靠要”思想在不知不觉中慢慢淡化,群众的脱贫渴望正逐渐演变成增收致富的原动力。

  官营村坚持“输血”与“造血”相结合,在不断巩固箱包加工、木材加工、服装加工、蘑菇种植、土元养殖等脱贫产业的基础上,成功培育了黄牛养殖、菊花种植等产业,让50多户贫困户在家门口顺利实现就业。为增强贫困群众的“造血”功能,2017年,官营村为16户特色种养贫困户申请到户增收资金5万多元,为12户贫困户申办了小额信用贷款,倾力在用水、用地、用电等方面提供方便,群众干事创业更有了劲头。( 记者 申鸿皓 张培奇 范亚旭)

阅读
 
责编:陈晨

—  相关新闻  —